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分析|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東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設為首頁】【】【中評郵箱

未來四年台海局勢風高浪急
  蔡英文第二任期開啟,未來四年在民進黨繼續執政下,兩岸對抗加劇,民共無法溝通,中美戰略博弈加劇的大背景下,兩岸對抗或許將是未來一段時間內的新常態,無法避免。未來如果美國無視大陸方面的警告,繼續在台灣問題上加碼,包括邀請蔡英文訪美等衝撞台海局勢的冒險舉動,有可能會直接引爆台海最大的危機事情。上一次的1996年台海危機之爆發就是因為美國的介入所致。相信未來,不管是民進黨方面的試探,還是美國方面的挑釁,衹要觸及到北京的台海底線,必然會引發…
台海變局下民進黨的“台獨”困局及其風險
  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台海地區也似乎面臨著1979年以來最大的變局。過去四年,由於蔡英文當局拒不接受“九二共識”,破壞兩岸互動的政治基礎,進行各種“台獨”分裂活動,煽動兩岸民意的對抗,導致兩岸關係出現嚴重倒退。更為嚴重的是,民進黨當局認為中美關係惡化是其推進“台獨”分裂進程的歷史性機會,加大了與美國勾連的力度,企圖藉助美國的支持來為抗衡大陸壯膽,並在台灣參與國際活動問題上實現“突破”。近一段時間以來,島內外的“台獨”分裂…
兩岸關係:裂痕、博弈與近中期前景
  在多重因素的衝擊之下,2020年的兩岸關係更是形勢嚴峻、危機重重、前景迷茫。經歷了2019年底以來島內選舉及新冠肺炎期間兩岸在政治輿論等層面的各種激烈交鋒之後,兩岸關係正向發展的元氣大傷,兩岸之間的感情及政治裂痕持續擴大。2020年兩岸關係繼續下沖的趨勢或將難以阻止,甚至中近期兩岸關係都將在下行軌道上滑行。在此大環境下,兩岸之間的鬥爭將成為主基調,兩岸關係風險也因兩岸鬥爭領域的擴展與鬥爭烈度的提升而大幅升高。……
未來四年兩岸關係“極限爆炸”可能分析
  台灣問題極其敏感而且複雜,一般的民眾甚至專家學者能夠掌握的信息都極其有限。我們既不能排除未來四年可能出現的“極限爆炸”危險,也要從全面和戰略的高度去把握好兩岸關係的節奏和方向。從理性的角度出發,無論是台灣當局、美國政府還是中國政府,面對日益危險的台海局勢,都存在“避險”的動機和條件。……
統一是台灣各政黨和政治人物必須直面的問題
  在兩岸統一的大是大非問題上,考驗著台灣島內的每一個政黨和政治人物:任何瞻前顧後、患得患失,缺乏應有作為;目光短淺、一廂情願,寄望偏安一隅的人,都將被歷史無情淘汰;至於反向操作、逆歷史發展潮流而動,推進各種形式“台獨”的政黨和政治人物,一定會被釘上歷史的恥辱柱。……
多重風險治理大考中的民族復興之路
  2018年以來,中國的復興之路面臨著來自三個相關維度的治理大考:第一,全球治理維度,2018年3月開始的中美貿易戰確定了中美競爭秩序的基本框架,也刺激中國對全球治理提供更完備的知識與制度公共品,強化與世界各主要經濟體的深度經貿合作,並藉助“一帶一路”擴展中國的經濟戰略域外空間和資源,形成一種多層次的彈性抗壓體系;第二,“一國兩制”維度,這是中國國家治理的特殊領域,是中國與世界就現代化議題達成底綫共識與合作默契的特殊制度安排,中國以…
新中國70年來國家統一的歷史經驗
  習近平指出:“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這是70載兩岸關係發展歷程的歷史定論,也是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可謂深刻洞察了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實現國家統一的必然規律。從國家統一的實踐來看,國家建設、國家治理與國家願景是推進國家統一的三個重要維度,國家建設指的是資源整合機制,即國家統一建立在充分的國家發展基礎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國家建設為國家統一創造了充分的物質與制度基礎,這構成了國家統一的資源維度;國家治理指的是利…
共同締造統一:一國準則、立國基點與興國取向
  中國、大陸及台灣應該是本體與實體的關係,即中國是中華民族以國家為形態的本體,大陸和台灣則是中華民族的兩個政治實體,即使這兩個實體各自都以自身為主體,也不能取代中國本體。據此,我們可以說,世界上祇有一個中國,它就是本體中國,過去是、現在是、將來還是、永遠都是。中國的統一是結束分治,回到中國本體原有狀態。……
中美博弈與台灣的選擇
  儘管特朗普政府加大了“以台制華”力度,但由於台灣自身分量有限,其在美國國家利益排序中的地位並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提升,算不上那種美國可以“為之而死”的“生死攸關利益”,也算不上美國可以“為之而戰”的“極端重要利益”,最多祇能算是可以“為之喊兩句”的“重要利益”。針對中國的日益崛起,美國企圖通過“利用台灣、控制日韓、經略關島”的戰略佈局,加快實施“穩踞前沿、經營二線、遏制中俄、確保霸權”圖謀。……
論對台“一國兩制”的包容性
  自1979年以來,大陸執政黨確立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對台政策的大政方針。具有包容性是“一國兩制”同“一國一制”的根本區別,而對台“一國兩制”則比對港澳“一國兩制”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對台“一國兩制”的包容範圍究竟有多大,都是由哪些因素決定的,為什麼值得台灣方面認真對待,為什麼是兩岸統一的最佳選擇?回答上述問題,需要弄清什麼是“一國兩制”,特別是“一國”是什麼“國”;弄清實現國家和平統一的兩種方式同統一後“一國兩制”安排之間的關係…
審視兩岸關係的時與勢
  2019年,兩岸關係處在一個特殊時期,影響兩岸關係的內外因素正發生或將發生重大變化。新舊矛盾交織,內外挑戰並存,既有的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的有利因素存量遞減,不利於兩岸關係發展的破壞性因素變數增加,兩岸關係呈現變動期、調整期、敏感期三期疊加的態勢。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發表對台重要講話,確立了新時期大陸對台政策的目標、方向和原則。美國為配合對華遏制戰略,貿易戰、“台灣牌”政經並用雙管齊下,以前所未有的力道提升美台關係,中美在台海展開激烈…
統“獨”對抗新階段與深化兩岸文化交流的形勢及任務
  2016年5月蔡英文開始在台灣地區執政,迄今已經三年半。事實清楚顯示,蔡執政與李登輝、陳水扁兩個“台獨”頭面人士一樣,都大搞“台獨”、搞分裂,都導致了兩岸嚴重、激烈的統“獨”對抗。但事實還顯示,蔡的“台獨”策略和重點,與李、陳不盡相同。所以,蔡執政期間兩岸統“獨”對抗更複雜、更深刻,主要是兩岸在理念層次上的統“獨”對抗更突出,是兩岸統“獨”對抗的新階段。可以預料,這一新階段將可能演變為兩岸統“獨”對抗的常態,將對未來時期實現祖國完…
從“太陽花學運”到“反修例暴亂”——論台港問題的深層原因
  究竟什麼原因造成了台港這兩場動亂?大家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反修例”,我們開始認為僅僅是對“條例”的誤解,最終宣告“不修了”,認為總可以了吧。殊不知香港的反對派志不在此,他們通過群眾運動,意在奪權,奪得議員權立委權,最終奪得“特首”權,奪下香港的整個治權,即管治權。學生——黑衣人——街頭運動,衹是手段而已。……
在“一國兩制”實踐中檢視香港基本法
  “一國兩制”是香港回歸最好的制度安排。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以下簡稱“香港基本法”)對回歸後香港政治體制,以最高法律和基本法律的形式,作出保障性規定。香港似乎在最好的制度安排之下,卻未能循序漸進地完善政治體制、發展經濟民生,而是完全脫序、麻煩不斷。7月1日本是香港回歸的喜慶日子,又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紀念日,自回歸后,每年香港的七月總是要有大大小小的亂象,其惡性程度不斷升級。2019年6月開始,香港的…
中美關係:倒退沒有出路
  特朗普對華發起的全面圍堵戰略使中美關係發生了急轉直下的逆轉。自2018年3月起美國開啟的貿易戰至今仍看不到結束的前景,此外還有科技戰、網絡戰、金融戰、輿論戰,以及縱容台獨甚至禍亂香港等手段輪番上陣,可能就差公開動武了。儘管美國兩大政黨在其國內事務上勢不兩立,但在對華強硬上卻出奇的一致,表明無論是特朗普政府還是之後的其他政府,在對華關係上不可能再回到以前了。但鑒於中美經濟高度相互依賴、核大國間發生戰爭不會有贏家的現實,中美關係倒退絕…
中美戰略競爭:台灣何去何從?
  2019年是兩岸關係發展最關鍵的一年,因為影響兩岸關係的三個環境因素,都有可能發生重大的變化。……
中美貿易戰是美國反全球化國族主義的代表作
  中美貿易戰就是反全球化國族主義的代表作,也是川普競選總統的主要訴求。川普既然當選總統,中美貿易戰就不可能不發生。當然,貿易戰的發生,經濟不是唯一的原因。在政治和輿論上,美國需要一個敵人,現在美國就把中國大陸視為主要敵人,學者、參議員、眾議員、總統都在講,講到後來可能造成很多美國人相信中國大陸的確是他們的敵人,而且很快地就要兵臨城下。……
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的治理觀點分析
  本文擬從治理的觀點切入,針對“兩制”部分,有效找出台灣民眾因為大陸推進惠台措施的作為,對大陸增加信心、深化兩岸互信,進而在體現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中華智慧之下,探索多數的台灣民眾,而且是兩岸人民可以接受的“一國兩制”台灣方案。治理是“秩序的統治和集體的行動”的建立過程,治理必須有目的,而且應該與秩序區隔;因為秩序不需要意識到目的或利益,秩序可以沒有治理而存在,但治理需要秩序的某些形式。治理的秩序有三種,包括解決問題、創造機會的“不…
“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的重大意義
  台灣版的和平統一方案,完全是在陽光下由兩岸民眾共同來制訂,是由兩岸共同協商未來一個中國的方案,將我們的理想、夢想、經驗、制度……融合到未來一個中國之中,共同締造一個更文明富強的新中國。這個方案不是誰強加給誰的一個方案,而是由兩岸同胞共同協商產生的,是集千千萬萬民眾的意願與智慧,自下而上,在千千萬萬個方案基礎上,集思廣益,經民間協商、受民間洗禮、有民意基礎而產生的方案。……
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新時期的前景和挑戰
  台灣島內的“台獨”勢力與美國反華勢力,為遏阻中國實現戰略目標,聯手打“台灣牌”的風險升高,從而形成未來三十多年中國面臨的主要外部干擾。衹有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才能最終消除這一外部干擾。兩岸統“獨”對抗,仍然是未來三十多年將面臨的最主要、最重要的風險。這一對抗的加劇,以及中美關係、美台關係的重要變化,都將明顯增加風險的嚴重程度,特別是管控、化解風險的困難程度。應對未來三十多年的諸多挑戰,不僅需要戰略定力、戰略信心,更需要不斷增強戰略創…
   共459條﹐第6/23頁   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尾頁 跳轉至第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