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論壇
2007年4月號,總第112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開放大陸遊客入台的現實條件與未來影響

  第二,將來大陸方面的領隊,與台灣的地陪導遊,可能是將來客人感受到的服務品質,可能百分之八十決定在這兩個人身上。對中國時報旅行社來講,我們一直重視的就是導遊的培訓。但是,僅僅靠台灣方面對導遊培訓的重視是不夠的,一定要跟大陸這邊的領隊,將來有更多的交流。我認為,第一線人員的培訓非常重要。

  如果開放大陸居民赴台旅遊還是七日、八日,環島也好,不環島也罷,如果祗是這樣一個概念的話,我覺得是過於粗糙了。

  台灣地區的生活機能非常好,這對很多追求生活品質的遊客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我覺得台灣地區的生活機能在亞洲地區是非常好的,它的配套,吃的、住的、一般的消費、百貨公司和二十四小時便利店、醫療各種配套都非常好,對城市軟體的介紹是非常重要的。

  觀光資源我們一般就是講景點,其實大陸很多景點也很好。所以,很重要的在於我們如何設計我們的產品。比如台灣宗教方面的資源很豐富,包括宗教的建築很有特性。年齡比較大一點的大陸遊客,可能對蔣氏父子這一段歷史或者留下的遺跡比較有興趣,可以構成不同的主題,包括剛剛提到的小吃。還有少數民族的文化、客家的文化,以及台灣農產品的介紹。又譬如大陸講和諧社會,也很強調各種社區發展的問題。其實台灣很多社區,在這十幾、二十年來,也發展得非常好,但是似乎沒有變成觀光的景點。

  比如台灣有清華大學、交通大學,大陸也有清華大學、交通大學,我還不清楚台灣是否把這些大學開放為觀光的景點。我此次到昆明,就提出參觀當地最好的雲南大學,到校園走一走,也是比較有味道。比如台灣的一些重要的大學,是不是可以開放成觀光的景點。又如台灣的書店,比如誠品書店就比較有特色,就是一些文化的、知識的。又譬如台灣的一些園區,包括科技園區,是不是將來也可以開放給大陸客人觀光。還有台灣的一些農業園區,也是很有味道的。還有台灣民宿的發展。

  我覺得台灣一些軟體的東西,並沒有在一般的行程裡面展露。

  如何做行銷?我想應該從源頭開始。今天我們從台灣請到的有上游、下游的,也有景點、保險的,希望大家可以多一些溝通,做出好的設計。

  李兵輝:台灣業界還需要深化對大陸的瞭解

中國旅行社總社公民總部總監李兵輝

  價格制定對組團影響很大

  我們在具體的操作中也遇到了很多問題,也有一些比較困惑的地方。剛才姚理事長的講話,讓我們增加了一些信心,但是目前這個信心還不是很足。

  我們這幾年按照正規手續一直在做台灣遊,比如我們的大型跨國公司在台灣開會,這種團相對而言在台灣審批起來比較容易。第三地的則一直都沒有參與。

  去年有開放赴台遊的消息,我們也做了一些客人資料的徵詢,包括有客人想赴台旅遊,我們留了一些客人的電話,瞭解了一些客人的基礎情況。

  很重要的一點,是很多老年人對台灣遊的期望值是很高的。而老年人如果做環島遊,時間就應該比一般的團長一些。這樣,時間長了,就有價格差異的問題。

  去年年底的時候,我們就聽到八十、一百、一百二十美金的說法。但是現在內地有的旅行社根本就不是出境社,竟然可以與深圳的四大批發商聯手就把我們的兩個團搶走了,團費每天肯定是在三十五美金以下,非常低。二月份甚至春節的團還是這樣,不知道台灣那邊有沒有查,或者查得有沒有效果,有沒有力度?

  如果定價八十塊美金一天,應該給我們這些組團社一個非常明確的標準,比如在台北住的是哪些飯店,高雄住的是哪些飯店?應該給我們一個基礎的菜單,雖然具體飯菜不是那麼好控制,但是可以有一個基礎的菜單。然後車應該是幾年以內的車,導遊應該是甚麼素質的導遊。僅僅用一個星級酒店來衡量,我覺得是不完全、不準確的。如果是八十美金住四星級酒店,可以住桃園而不住台北。現在那種第三地的團不都住在桃園嗎?台北市中心的五星級酒店和桃園的五星級酒店,完全是兩個概念,根本就不在一個檔次上。所以,應該給我們一個比較詳盡的東西,讓我們知道怎麼來做。

  台灣旅遊業界還需要加強對大陸的瞭解

  兩岸業界的互相溝通和瞭解非常重要。經過這一年多和台灣業界的接觸,感覺就是兩岸瞭解還不夠。台灣旅遊業界已經算是瞭解大陸比較深的了,但是我覺得還不夠。確實要建立雙方的長效溝通機制,才能夠達到深入瞭解的效果。

  鄭虞坪:價格對品質是重要保證

  我們在旅遊的各個環節是最末端了,價格問題浮到台面上,最後還是會殺到末端,就是服務品質。

  我記得去年接受中央台訪問的時候,他們就很好奇,到底到台灣要多少錢?我說沒有白吃的午餐。我們是“艱商”--艱苦的商人。如果艱苦的商人都活不下去,就變成奸詐的商人了。因為大家都想賺錢,到底錢從哪裡來?羊毛出在羊身上。

  現在台灣的旅遊公會已經把所有的價錢攤出來了,也就是說你每天給導遊多少錢是沒有購物的,或者每天祗能有一個購物點;連甚麼購物點都告訴你了,就是“安心購購購”的點,有品保的。既然是這樣子了,你是住哪個星級的酒店,多少錢,這個也要定清楚,也給我們做飯店投資的人有一個保障。否則,誰願意花六十億元台幣去蓋祗有二百四十五間的酒店?這個成本怎麼算也回不來。一個房間如果賣到兩千塊台幣,那麼花六十億元台北幹嗎?既然要走高品質,我們希望把最好的東西拿出來,也做一個市場的差異化,這樣可能會比較好一點。產品我們未來會慢慢推,我們會讓大家知道,原來台灣還有那麼多優質的地方,值得花錢去,而且不會有抱怨。絕對會驚嘆連連回來,是高興、興奮的驚嘆,認為台灣值得去。

  陳劍秋:大陸大型旅行社
      在保險方面絕對沒有問題

  我們在座的大的旅行社,保險是絕對沒有問題的。不是說出了事,我們就不負責任。政府有規定的責任險。像去歐洲的簽證,買也得買,不買也得買,使館簽證本身就有救援險,還是很高級的救援險。

  另外我們還有人身意外傷害險,客人自己買;有些高品質的團,我們就把保險含進去了。有些低價團,就在行前說明會的時候推薦給客人。

  徐夢育:

  大陸目前對於旅遊死亡的賠償,相對於台灣太少,希望調高一些。

  我們今天的討論,持續發展其實就是永續經營,永續經營就是要三贏:客人開心,中方的旅行社和台灣的旅行社都有錢賺才能永續經營。那麼永續經營就要將所有的行程、住的飯店、用的車輛全部透明化。

  特別是我們現在所用的車輛,型號、車齡、車況、過往紀錄,等等都在網站上有詳細記錄,我們已經做到了非常透明。

  郭偉峰結語:

  今天一個下午的討論,我想可以用八個字來形容,就是深入務實、暢所欲言。

  我們媒體人作為旅遊的外行,卻能夠從討論中發現這麼多的問題,真是非常高興。我們媒體的生存空間,就怕沒問題。所以我覺得可以用三個非常來概括。

  一是市場非常特殊。首先這是一個旅遊市場,但是又不僅僅是旅遊市場,涉及到政治的問題、制度的差異性,等等,構成了這個市場的特殊性。這個特殊性怎麼解決?台灣來的朋友今天給我一個很深的印象,就是想把這個特殊性做到最好。而大陸有現實的問題,怎麼來配合這種特殊性,的確是非常特殊的。

  第二是經營非常複雜。涉及各種政策問題、直航問題、價格問題,甚至還有我們大陸旅遊業者的信心問題。因為還沒真正做嘛,到底台灣市場是甚麼樣,這裡需要一個實踐的過程。但是不管怎麼樣,跟港澳遊,出國到歐洲或者澳洲旅遊相比,都要複雜。

  第三是前途非常美好。現在我們能夠充分地考慮到這麼多問題,並不是說要知難而退,而是發現問題、發現困難,想辦法怎麼克服它。這個坎過去之後,我覺得下面是一馬平川的感覺。

  我們做媒体的,看得總是比較樂觀一點;如果媒體很悲觀,甚麼都完了。我們雖然不是旅行社,但是要求我們幫忙牽頭組團的好多。這可能是個另類,媒體的好多人都想去,家屬也想去,還有好多會議想到台灣開。我覺得未來的台灣旅遊可能會與一般的旅遊有很大的不同,這個方面怎麼開拓?與香港絕對是不一樣的。比如說旅遊購物,到香港現在買甚麼?沒甚麼可買了。我現在也擔心,台灣有甚麼可買?這都是問題,需要不斷地討論下去。

  將來我們網絡媒體,會開一個比較大的網頁,也是把好的問題擺上來,把好的兩邊的情況擺上來。

  黃肇松結語:

  兩岸的旅遊,因為有親情的要素在裡面,借用姚理事長的話說,它是一個特殊管理的兩岸旅遊。

  但是我也同意,最後它還是要回歸到市場機制上來。所以裡面有很多問題,值得進一步探討,才能達到我們永續發展的願景。

  剛剛一開始提到春天已經來了,旅遊這個事情如果溝通得好,良性地發展,會影響兩岸之間的很多其他的問題,包括通航的問題,甚至將來的貨幣清算的機制。現在,的確是處於一個很關鍵的時刻。我還是有充分的信心。

  我剛才提到有很多朋友想到台灣看看,不到台灣遺憾終生,到了台灣終生遺憾。但是如果透過我們這種討論的機制,把它做得更好,我相信我們可以做到,讓大陸的朋友不到台灣遺憾終生,到了台灣終生回味。讓我們以這個目標來邁進。

  (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