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論壇
2009年1月號,總第133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民進黨面臨的挑戰與未來發展方向

  民進黨短期目標是打贏年底的選舉
  做個有意義、有力量的在野黨

  民進黨的民調:在“總統”大選前,民進黨的社會基礎有所流失,支持者有中老年齡化、鄉村化的趨勢。而在野的半年內,最大的改變是民進黨找回年輕人的支持,民進黨在從20到29歲、30到39歲的支持度大幅提升。甚至於在女性選民的部分,毒奶事件讓她們對於馬政府不滿,而失業問題、經濟衰退問題讓上班族不滿支持率拉高,這是民進黨的機會,如何把支持結構完整化,抓住潛在的支持者,在縣市長選舉時展現出來。

  從各項民調顯示,國民黨的政黨支持度比民進黨約高10%,但是,這不代表縣市長選舉國民黨會贏,因為在各縣市不滿意國民黨的施政比例都超過50%,濁水溪以南還要更高,這是我們穩住縣市長版圖的一個重要背景。

  所以我們用徵召也好、協調也好,民進黨一定會提出社會可以接受的名單,不太會糾結在派系問題上,因為這是民進黨的存亡之戰,大家一定會非常團結。

  縣市長選舉也是觀察民進黨是向上提升、或向下沉淪的選戰。蔡英文能否帶領民進黨重新執政,這是以後的事,眼前的目標就是2009年的縣市長選戰;如何把選舉打得漂漂亮亮,是民進黨存亡關鍵。也就是說,民進黨的所謂短期目標,就是做個有意義、有力量的在野黨。

  羅致政:民進黨路線問題的兩個核心概念

  大家都提到路線問題,路線問題有兩個核心概念:

  一是統獨問題,就像剛剛文燦講的,廣義來說大家都是獨,只是在策略上如何分頭並進、或說如何階段性調整,這方面的確有不同的看法。

  二是體制內或體制外的問題,類似我們重回黨外時代,民進黨立委是27席,在立法院連提案的機會都沒有,所以有人認為該走街頭路線,有別於溫文儒雅的議會路線,這不代表非理性,而是以較強勢有力的路線,來跟一黨獨大的國民黨對抗。因此,這是如何運用路線與策略的問題。

  民進黨不僅要檢討選舉的失敗
  也要檢討執政的失敗

  另外,民進黨必須要做深刻檢討,之所以現在變為反對黨,不能只檢討選舉的失敗,也要去檢討執政的失敗,這兩個檢討層次不太一樣。選舉失敗只是策略性的問題,而執政失敗代表過去8年,到底是太堅持而失敗,還是太妥協而失敗,一定要深入檢討。

  現在大家都不去談論這個問題,就直接說重新出發,還沒檢討就出發非常可能犯相同的錯誤。我認為蔡主席也好、本土社團也好,在某個階段應該回頭檢討選舉失敗與執政失敗的原因。現在大家忙著對外,暫時擱置綠營內部問題。

  坦白說,黨、社團、各候選人等都要檢討,但當槍口一致對外後,這些問題好像都不見了。這些問題早晚都會浮出來,等到選舉時候,又重演2004、2008的結果。我認為,宜早不宜遲,趁馬英九自顧不暇的時候,民進黨也該開個內部檢討大會,讓民眾看到民進黨的路線、策略,甚至是對過去8年的告白。

  王崑義:國民黨愈來愈痞子化
      民進黨愈來愈流氓化


台灣戰略學會秘書長王崑義


  我在《中國評論》月刊上寫文章有個原則,從“人”帶出“議題”,只評論人的好壞沒有意思,在議題上發揮才有意義。談民進黨的危機,最簡單的有兩個,這當然也是台灣的危機,即政黨再輪替之後,我發現政治上最大的危機是,國民黨愈來愈痞子化,民進黨愈來愈流氓化。

  “痞子化、流氓化”是大陸有些人評論文革的時候,對於知識分子雙重性格批判的語言。“痞子化”以魯迅的說法就是無能、自卑的人,對周遭事物表現得好像事不關己,並以過度輕蔑的態度對待,像阿Q這樣的角色。當國民黨面對執政危機不斷擴大的時候,它其實不是很清楚危機的根源,所以會用事不關己的態度處理,當然危機也就一發不可收拾。

  馬英九說,他絕對不會出賣台灣,只會出賣台灣的水果,用這樣的冷笑話來面對在凱達格蘭大道上聚集的60萬人的聲音,給社會的觀感真的很不好。劉兆玄也是,給人“何不食肉縻乎”的感覺。所以我說國民黨痞子化,不是罵他們,只是感嘆他們面臨危機還不知道危機在哪裡;幾個重要的頭頭,動不動就說冷笑話,真的跟人民感覺愈來愈遠。

  1025很多人站出來,我想多少也是對執政者言語上不莊重的不滿,這跟早期的老國民黨不一樣,蔣經國、李登輝都不太說笑的,連戰也是一副穩重的樣子,國民黨重新執政後竟然是這個德行,只會離人民愈來愈難過。

  而用“流氓化”來形容民進黨發展的態勢,主要是因為部分民眾感覺民進黨過度把暴力、貪腐美化了,所以阿扁、王定宇都可以成為英雄人物。說實話,這些東西是綠色價值崩解的最壞示範,不管是政治目的或其他考量,對於社會道德價值來說,叫人民如何遵守這樣的社會準則?所以我認為民進黨勢必要處理過度抗爭的行為。另外,我認為過度美化暴力、貪腐的行為並不恰當。

  民進黨的三座大山

  再來是民進黨面臨的三座大山該如何處理與解決。

  第一座山是阿扁洗錢疑雲。這廣泛的牽涉到社會價值的問題,評論很多,我就不在此贅述。

  第二是過度反中國的心態。民進黨反對中國大陸,但中國崛起是事實,從剛開過的亞歐高峰會,可以看出“中國崛起”的價值,又重新受到歐亞大陸國家的注目。

  2003年美國欲攻打伊拉克,有主戰與反戰兩大集團,主戰以美英為主,反戰則是法、德、俄、中。這次美國金融風暴,大家都在觀察中國怎麼說、怎麼做。主要的轉變是,在2003年時陸權派的“法德俄中”裡,沒有一個主要領導者,而剛閉幕的亞歐峰會,中國的角色愈來愈明顯,未來美國沒有處裡好金融海嘯的問題,而中國挺過了,我認為國際的資金會流向中國。這牽涉到歐亞板塊的大變動問題。

  民進黨如果還是鎖在單一的食品安全議題全面反中,未來歐亞板塊綁在一塊,你該怎麼處理?所以民進黨近於迷信式的反中心態不健康,若中國二度崛起,你要怎麼與大國相處?人民會再相信你有能力帶領台灣嗎?

  第三大山是台獨黨綱的問題。大家認為“台獨黨綱”是歷史的灰燼,不具有任何意義,但是中國大陸在乎這個東西;如果“台獨黨綱”階段性意義真的已經完成,是不是就不需要有再存在的必要性。

  我記得彭明敏曾說過,只要主權守得住,台灣叫甚麼台灣、中國或是“蔣經國”都無所謂。我認為,目前蔡英文提出的主權關係相當樸素,不用兩國論或一邊一國包裝,主權就是主權,所以也不需要台獨黨綱來包裝,這反而是使自己無法往前開展的因素。

  以較宏觀的視野來看,除檢討民進黨的內部因素之外,外部因素的變化也要參考,民進黨不可能停頓腳步,而沒有更大的發展;民進黨322會失敗,我想也是過度操作反中而嚇跑一部分人。

  翁明賢:謝謝王老師的建議,接下來我們進行第二輪的討論。

  施正鋒:蔡英文的言行無法感動人民

  我這裡有三點,第一,是不是因為當局者迷,或是習慣使然,我們好像都是在去歷史化、去脈絡化,也許是蔡主席對過去都沒有經驗,語言無法感動人民,她演講的語調、用詞,就像國民黨舉辦的演講比賽。其實我們做的檢討工作或論述,就是在與民眾對話,他們現在感覺徬徨、無助,難道民進黨要靠國民黨的犯錯重新回來嗎?

  目前為止,我們都知道民進黨擅於選舉,用選舉肯定自己,只知道要抗爭。如果沒有中國共產黨、沒有國民黨,民進黨不就死掉了嗎?我們看從10幾萬人到60幾萬人,即使100萬人上街頭又如何呢?不能一直靠街頭運動,民眾期待更多的是能夠領導他們到甚麼樣的大道。

  這半年來,國民黨做得不好,但民進黨的立委也沒有提出好的提案,只因為人少,就一副只能抗爭的模樣,而黨中央又也好像不見了。

  民進黨定位不清是最大問題

  第二,過去又陷於派系問題,把知識分子當作工作來利用。像台灣智庫做了這麼多,就只有國外元首來時露個面,實質的功能未被肯定。例如立委減半、選舉制度的改變,都只囿於短期近利,想吃下台聯,沒有長遠考量。在知識上無法領導我們,憑甚麼做執政黨?我們又憑甚麼相信你會帶我們走上對的方向?

  坦白說,同理可證,選舉時我們又如何相信你會扮演好百姓與精英之間的橋樑角色,而不會淪為幫人扛轎?民進黨最大的問題,就是一直停留在過去的抗爭;民進黨的知識分子應該要發揮正面領導的作用。

  第三,民進黨支持的基礎在哪邊?民進黨剛開始黨外運動就是從都會區開始的,中產階級、知識分子佔多數。曾幾何時,在執政之後,選民的基礎會大量縮水?從進步性的政黨變成保守型政黨,讓人感覺說民進黨是沒有長進,這樣民眾怎麼會想要支持你呢?自我定位是最大的問題,到底你是個甚麼樣的政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