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論壇二
2009年10月號,總第142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八八水災對未來台灣政局發展的影響(綠)

  所以大家說馬的問題出在行動慢之類,這些固然都是問題,但最核心的問題實在是因為沒有戰略觀點;因為沒有戰略觀,整個團隊沒有一個願景,也不可能有默契。就這點回過頭來說,我認為相對的,李登輝在營造他的戰略上,用戰略的願景來領導他的團隊時,顯然是這幾位領導人中比較傑出的一位。

  馬總統這問題不解決,恐怕內間再怎樣改組對社會言平價的改善都有限。

  兩岸救災要多講人道少講政治

  兩岸建立災難救助機制,是民眾的期待,因為大家都有遭遇災難、不幸的可能。但是,合作的機制建立起來以後要能夠順利運作,兩岸都應該降低政治意涵,真正做到講人道,而非政治。這樣彼此都會得到好處,彼此的老百姓也會得到照顧,同時雙方政府也都會得到海內外所有民眾更多的尊敬。

  劉一德:不能只憑民調來分析藍綠政治板塊的變化
      或未來可能的選舉結果

  我覺得,就選舉而言,不管是不是政治領袖,都要用選票來檢驗,而基本上不能僅用種種民調來分析藍綠政治板塊的異動,或用來分析可能的選舉結果;把民調做為神聖指標,我覺得是不正確的。

  我自己有一個經驗,我在1999年“國民大會”的時候,主導一個叫做延任凍選案,因為一開始沒有講清楚,社會上罵得很厲害,包括藍綠各報都在罵,認為這是延任自肥。

  我還記得9月3號剛通過那天,兩三個報紙做的民調,有一個是87%反對,只有7%贊成,因為那時事先大概沒有甚麼說明,就忽然強渡關山過了,被罵得很慘。我記得經過14天以後,到了9月17號又看到一份民調已經跑到反對的變成54%、贊成的是36%。那你要知道,社會上還是一片叫罵,只不過電視上面請了很多當時參與修憲的“國代”上去解釋為何要這樣修,很多人把問題講清楚,才兩個禮拜上電視,竟然從7%跳到36%。

  所以,我認為,不要把民調這種東西當作分析一個政治板塊的重要工具,它可以供短時間內參考。尤其大家不要忘記現在距離2012年的大選還有兩年半,馬英九還有很大的空間去操作,不要低估馬英九演戲的能力。所以,如果把八八水災這件事當成民進黨的大利多,我個人完全不能接受。

  林濁水:兩點補充與說明

  我解釋一下,第一個,剛剛一德說我認為民進黨已經領先,其實我並未這樣說,我說的是(民進黨的)政治領袖已經領先(國民黨政治領袖)一段時間了,但黨還落後,這是第一點補充。

  第二點就是說,我並非民調至上主義者。如果我一切跟著民調走,那90年代初,台獨支持度5%,我就不應當去起草台獨黨綱。我認為對民調應該非常重視,但自己要有中心思想,不一定要跟民調走,。且借毛澤東的講法:“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中心思想是戰略問題,要對自己有信心。民調是戰術問題一定要重視。

  翁明賢:救災防災與“國土”重劃是馬政府面臨的挑戰之一

  我覺得現在馬英九的執政團隊是有戰略的,他們並不是沒有,他們是理論性的戰略,我們國安團隊裡面這些人談到戰略,都頭頭是道,但實際運用恐怕會有差距。也就是說,他們可能是理論型的,沒有辦法從事實際的操作,因為戰略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戰略也要看所面對的環境,跟你所具有的資源,這是第一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