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撥亂反正從文化教育開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2-28 12:01:30  


  作者:王宏程 江蘇鹽城 教育工作者

  台前“行政院長”郝柏村日前在報章“正視中學史地課本”的投書,揭示台灣國中、小史地課本內容隱含“台灣、中國、一邊一國”的暗示,台灣人不是中國人,誤導了台灣民眾的國家和民族認同。

  中國統一聯盟主席紀欣在獲悉郝老先生投書後指出,這種國家認同混亂的問題已經存在二十年,馬英九過去四年“撥亂反正”卻跳過教科書,這種弱化、淡化“中華民國”的“中國”元素,不只無助於未來兩岸問題的解決,更會是將未來實質統一的障礙。
  
  紀欣指出,郝柏村的投書一出後,尤其提到課綱內容要改時,引起不少家長或團體的反感,這是因為過去二十年來,也就是從李扁執政以來所進行的“去中國化”,也就是文化台獨的框架大家已經習慣,但深究這種國家認同混亂的情況一旦代代相傳不改正的話,那麼台灣政治恐怕得繼續亂下去。

  台灣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教授周世雄認為,教科書顯然把台灣和中國大陸切割,把中國大陸當成是“外國”,他這一代和上一代的教育,台灣和大陸的關係是從夏、商、周、文武、周公到孫中山、蔣介石、毛澤東,都是延續中國的歷史,顯然,台灣和中國大陸是有歷史性、延續性的關係,這種關係無法切割、也不能切割,歷史就是史實,教育要還原史實真相。周教授呼籲,陳水扁時代刻意扭曲史實,切割台灣與中國大陸的歷史、文化關係,灌輸中華民族下一代不正確的觀念,“教育部”應立即解決。
 
  李登輝、陳水扁時代刻意在文化上全面 “去中國化”。幾乎所有的版本都是有“台獨”傾向的版本,二〇〇七年他們還出台了一個規定,像比如把我們常說的“國畫”不能講“國畫”,要說是“中國水墨畫”,像京劇,台灣原本說是“國劇”,也不能講“國劇”而只能講“京劇”。諸如此類的例子實在太多了,到現在台灣一直沿襲了過去民進黨執政這個做法。

  馬英九二〇〇八年勝選政以來出於連任壓力到現在也改變很少。其實馬先生還是有一點歷史的責任感的,他上一任有過下令在他政府任內所有的文書不能說只說“中國”,要說“中國大陸”,或者是“大陸當局”不能說“中國”。這也是我覺得他也已經有這個意識,可是這個意識不能僅限於行政當局,應該把李登輝與陳水扁時代所形成的那種“半台獨”、“隱性台獨”的社會文化氛圍來個撥亂反正,先恢復二十年前的面目。

  所以在郝柏村提出來這個以後,台灣現在的新任“教育部長”就表示要在兩個禮拜之內開會對於現在市面上所有的歷史地理的教科書我們要進行審查,看看是不是有。表示現在所有的用詞都基於兩個原則,一個是“中華民國憲法”,;第二個是基於過去已經被李登輝、陳水扁廢止的“兩岸關係條例”裡面的用詞。
 
  剛剛走馬上任的台行政院“文建會主委”龍應台女士22日表示:“文化應該超越政治,促進兩岸和平”。近日又有消息說陝西中華人文初祖軒轅黃帝聖像將於3月20日啟程恭送台灣供奉。這無疑又是兩岸文化交流融合的一個利好。

  在馬英九贏得大選連任後曾表示:他個人沒有連任的壓力,但是國民黨有連任的壓力,他自己則有歷史定位的壓力。海峽兩岸和全球華人也都對馬先生在民族復興和國家統一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寄予厚望。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