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台教科書之憂催兩岸為後生再多點作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2-29 09:34:33  


  作者:陶文慶 江蘇南京 教育工作者 

  一、中小學課本面向後代,語焉不詳尷尬隱憂患 

  近日有報道,台灣國民黨元老郝柏村先生對台灣中小學史地課本質疑:“台灣地區”是地理名詞,還是政治名詞?“台灣地區”不是“國號”,……豈可以“台灣地區”代之?他要求史地教育應順應真相並且務實,但不能背離“憲法”。
這讓人讀來深想,不禁感嘆與扼腕。

  是的,郝老先生的質疑頗為有理。不過,設身處地想,台教材的語焉不詳與尷尬,是隱含深層糾葛的,這就是:難於面對孩子們打破沙鍋問到底——畢竟台灣地區管理機構現用的“國號”,由於近現代中國國內戰爭的歷史原因,沒有(也不可能)得到同屬中國的大陸乃至國際的認同。……(雖然,兩岸目前關係緩解、在比較密切的交往,並沒有以強力行動互相否認,但並未正式解除敵對狀態、是互不承認的) 

  這不能不說是台灣的後生們(含中小學乃至大學生)一個心頭之壓,甚或是難於承受之重!這恐怕才是台教科書問題所隱含的更深沉的憂患! 

  二、教科書之憂催兩岸為後生再多點作為 

  面對此憂當如何?何以解憂? 

  這裡認為,兩岸應為台海的未來、為後生們,再多點作為:在目前已然關係改善、和睦交 往的基礎上,再進一步。比如,應啟動並較快協商,以適當的模式認同兩岸即便各依其法也確屬相同的中國定位、化解或者有共識法則的延後所“異”,安民啟後,給兩岸特別是台灣地區民眾乃至後生們一個可以接受、比較現實並可期穩定的交代。

  這是關乎中華民族後續發展繁榮的大事,也是中華民族發展於現代的歷史任務,而馬英九先生所言“歷史定位”的壓力,可能正應該在完成或推進這個歷史任務的完成上。

  三、現狀下兩岸能形成怎樣的共認定位?怎樣的將來願景?——均認同屬一中一國,在不 遠或較遠將來,以“無分主次、擇善而從、互補長短”來共商和合,並在此前提下可期、可短可長期的共存共榮。
 
  那麼,在目前現實狀況下,兩岸能形成怎樣的共認的定位?怎樣的將來願景?筆者以為,或可以做這樣的倡議:兩岸均認同屬一中一國,在不遠或較遠將來,以“無分主次、擇善而從、互補長短”來共商和合,並在此前提下可期、可短可長期的共存共榮。這裡不妨對此中若干內容點分別解說如下:

  ——均認同屬一中一國:這是兩岸即便各依其法也相同之處,認同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在不遠或較遠將來“無分主次、擇善而從、互補長短”來共商和合:雖然兩岸同認“一中”,但在各自法理邏輯上又是“各自為主”的,即:“一中”的主權範圍概念兩岸基 本重合,但這個中國誰來統領管轄、誰擁有此範圍的主權?雙方在各自現行法理上卻是對立的。

  怎樣化解這一“異”,是為問題關鍵、重中之重。這裡提出的是,在化異的時間上,可短可長,看其發展,水到渠成。在化異的方式內容上,“無分主次、擇善而從、互補長短”,即:無需、或者說不要分主次,沒有“誰吃掉誰”的問題(鄧小平語),雙方在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後,可以和應該如同服從真理、從善如流那樣,擇善而從;或者互補長短,管理機構以此為原則合二為一,來統領管轄雙方本來在概念上就基本重合的大中國。這也是說,雙方是認同反對“台獨”的,是共識到:從歷史和現實看,“台獨”確是一條至少對 

  台灣來說是衰弱孤獨之路,是走不通的一條死路。——也可說,就完整的中國而言,大陸“不改革是死路一條”(鄧公語),台灣搞“台獨”是一條死路。而這裡的“擇善而從”,也應可包含將來一個“兩可”之處,即:如果大陸最終發展的“善”,台灣應“從”;反之亦然。這是要求雙方都要有服從真理、從善如流的氣度的。這或許是目前雙方可能、都還能接受的,未來若有所“從”的一種可選模式,也是對雙方發展、在發展中和平競賽、競爭,應該無害且有激勵促進作用的。

  ——並在此前提下可期、可短可長期的共存共榮:在以上的前提下,雙方可期、可短可長期的共存共榮。即可以更多更深層次的開展制度協商,和平協議,解除敵對的戰爭狀態, 

  可共商與雙方有關的更大更多的互信互助、國際參與、乃至國際認同,而真正走上兩岸“和而不同,合屬可期,合有法則”的共存共榮之路。

  若此,對台教科書之憂的“何以解憂”,是否會多一可選路線圖呢?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