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社評:歐洲地緣政治關係即將發生變化
http://www.CRNTT.com   2021-08-25 00:01:16


 
  德國總理在自己的任期內,強化與歐洲國家的聯繫,致力於推動歐洲一體化建設。作為一個老練的政治家,她在德國內部尊俎折衝,推薦自己的競爭對手擔任德國總統,並且將潛在競爭對手派到布魯塞爾,擔任歐洲聯盟領導人。正是由於充分照顧到各方的政治利益,德國總理才能在德國政壇上長期執政。

  可是,如今德國總理已經作出決定,即將退出德國的政治舞台。訪問俄羅斯,一方面是向自己的老朋友告別,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自己開創的事業,不會人亡政息。

  德國總理在處理與俄羅斯關係方面,始終走在歐洲國家的前列。這一方面是因為德國與俄羅斯經濟關係密切,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俄羅斯總統曾經在東德工作,了解德國的國情,與德國領導人更容易進行溝通。

  或許俄羅斯總統未來將會給德國總理安排一個新的職務,讓這位清正廉潔的德國總理,可以安然地度過晚年。

  歷史的複雜性就在於,德國與蘇聯曾經一度關係密切。可是、當德國希特勒決定進攻蘇聯的時候,雙方爆發戰爭。蘇聯人民浴血奮戰,收複失地,將自己的觸角伸向波羅的海沿岸,擴大了自己的版圖。第二次世界大戰這段歷史,將俄羅斯與德國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德國總理具有巨大的政治影響力,在德國國內能夠穩住陣腳,在歐洲聯盟內部可以說服其他國家。然而,德國總理退出政治舞台之後,德國已經很難找到接班人。如果德國的政黨領袖之間相互勾心鬥角,德國政壇出現混亂,那麼,德國與俄羅斯的關係將會發生實質性的變化,俄羅斯與歐洲聯盟的關係也將發生實質性的變化。

  德國總理希望德國的領導人繼承自己的政治遺產,妥善處理與俄羅斯的關係,同時也希望俄羅斯保持耐心,對德國對外政策調整保持克制。德國總理訪問俄羅斯,不僅僅是告別,同時也是為德國與俄羅斯關係的發展作最後的努力。

  歐洲國家與俄羅斯的關係本來可以正常化,但是,由於美國的挑撥離間,特別是由於美國強化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作用,不斷向東擴張,矛頭直接對准俄羅斯,從而使歐洲國家與俄羅斯的關係始終處於緊張狀態。這種狀況還將持續多久,人們不得而知,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俄羅斯有可能會在美國的壓力下,經濟進一步衰退。

  困擾俄羅斯最大問題就在於,俄羅斯的人口不斷下降。俄羅斯雖然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戰略核武庫,但是,俄羅斯的戰略威懾能力不可能永遠發揮作用。當美國了解到俄羅斯的戰略核武器不可能產生威懾作用的時候,一定會對俄羅斯發起攻擊。俄羅斯幾乎將自己50%以上的軍費都用於發展自己的核武器,增強自己的戰略威懾能力。可是,這種單一的軍事發展戰略,究竟會給俄羅斯帶來怎樣的後果,人們不得而知。

  戰略核威懾能力,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能力。戰略核威懾能力對於少數國家,可以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對絕大多數中小國家來說,戰略核威懾能力沒有絲毫的意義。美國擁有戰略核威懾能力,可是,無論在伊拉克戰爭、敘利亞戰爭還是阿富汗戰爭中,美國的戰略核威懾能力都沒有發揮作用。究其原因就在於,戰略核威懾能力不可能直接轉化為戰爭能力。如果不懼怕戰略核威懾能力,那麼,美國的戰略核威懾能力就意味著不存在。美國既不敢對其他國家發動核戰爭,因為這樣將會成為眾矢之的,同時也不敢把核武器用於常規戰爭,因為這樣做將會給自己帶來滅頂之災。美國的戰略核威懾能力,實際上中看不中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