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社評:歐洲地緣政治關係即將發生變化
http://www.CRNTT.com   2021-08-25 00:01:16


 
  過去美國曾多次利用自己的戰略核威懾能力,對中國實施戰略核威懾。不過正如人們所知道的那樣,即使在朝鮮戰爭最緊張的時刻,美國也沒有對中國發動核戰爭。究其原因就在於,一旦美國對中國發動核戰爭,中國將會遭受重大損失,而美國也將深受其害。俄羅斯同樣如此,俄羅斯擁有戰略核威懾能力,但是,對絕大多數歐洲國家來說,並不擔心俄羅斯的戰略核威懾能力,因為俄羅斯一旦把自己的戰略核威懾能力變成核戰爭,那麼,俄羅斯和歐洲所有國家都將遭受滅頂之災。

  德國總理訪問俄羅斯,向國際社會發出明確的信號,那就是俄羅斯作為歐洲國家,早晚有一天,會成為歐洲大家庭成員。美國充分利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強化與俄羅斯的緊張關係,目的是要增強在歐洲國家的影響力,強化自己的軍事存在。不過現在看來,德國、法國等一些歐洲國家已經意識到,必須建立自己的防務系統。如果過分依賴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那麼,一定會被美國捆綁在戰車上,歐洲國家得不償失。

  俄羅斯總統會見德國總理,相關表態意味深長。不能排除俄羅斯總統會安排德國總理擔任石油天然氣企業負責人,負責俄羅斯與歐洲國家天然氣合作項目。如果俄羅斯總統為德國總理安徘新的職務,那麼,將會成為歐洲政壇上的一段佳話。

  德國總理長袖善舞,在國際舞台上具有巨大的影響力。如果莫斯科能夠借助於德國總理,改善與歐洲國家乃至整個西方國家的關係,那麼,俄羅斯總統的決定是正確的。當然,德國總理是否會接受俄羅斯總統安排的職務,這是另外一個問題。

  歐洲的政治版圖即將發生變化。美國民主黨總統的合縱連橫策略將徹底破產。美國民主黨總統在自己的任期內,能否改變美國國內的政治混亂局面,能否徹底修復與歐洲國家的關係,現在看來已經有了答案。美國單方面決定撤出阿富汗,將歐洲國家軍隊置於非常危險的境地。相信今後歐洲國家處理與美國關係會更加謹慎,美國在歐洲的影響力將會進一步下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