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海洋六號”打響南極海洋地質調查新年首炮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1-02 13:28:54


“海洋六號”(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1月2日電/當地時間去年12月31日凌晨3時30分,中國科考船“海洋六號”駛抵南緯60度、西經60度附近海域,開始了跨年度的中國第33次南極科考海洋地質和地球物理調查。

  這是中國時隔26年再次開展以綜合地質和地球物理調查為重點的國家專項南極科考調查,也是2017年新年到來之際,我國海洋科考的“地質首炮”。

  十秒一炮

  南極正值夏季,陽光燦爛,精心選擇的工區海況良好。在“海洋六號”首席科學家助理趙慶獻指揮下,年輕的中國科考隊員們將焊接在巨大鋼架上的高壓氣槍投入南極冰海之中,以十秒一次的頻率發射“氣炮”,形成的聲波可以被船後的電纜捕捉,從而測量出詳盡的海底地層結構。

  接下來,“海洋六號”還將開展多波束、淺剖、重力柱、地熱和溫鹽深測量等科考調查項目。中國地質調查局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副總工程師、“海洋六號”南極科考航次首席科學家何高文說,與26年前由“海洋四號”科考船執行的首次同類任務相比,此次調查無論是研究區範圍,還是科考的深度與精度,都實現了跨越式進步與提升,填補了多方面空白。

  1990年至1991年,參與執行第7次南極科考任務的“海洋四號”完成了對南設得蘭群島以南海域布蘭斯菲爾德海峽的調查。此次科考則主要在南設得蘭群島以北區域進行,研究範圍大幅擴展,有望實現對一個從海溝到島弧、再到弧後盆地的完整的“溝弧盆體系”的詳細勘察。

  在電纜設備方面,趙慶獻介紹說,和26年前採用模擬信號電纜、鋪設9道信號通道相比,此次調查採用了遍布電子模塊的數字信號電纜,信號通道達96道。按照道間距12.5米計算,“海洋六號”在南極海域排列出的是一張1200米長、300米定深的“大網”,能清晰掃描海底1000米以下的地層結構。

  在海底取樣方面,“海洋四號”的取樣能力非常有限,而“海洋六號”使用了9米重力取樣管,最大作業能力可達18米深。此外,“海洋四號”不具備海底熱流探測能力,而“海洋六號”的重力取樣管上安裝了一系列熱流探針,這些溫度傳感器就像海洋體溫計一樣,可以準確測出深海熱流。

  直面挑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