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謝長廷路線對未來民進黨發展的影響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15 13:44:35  


 
  至於謝長廷路線與台灣前途決議文的競合關係問題,基本上台灣前途決議文是為了因應兩千年的選舉,某種程度就是李總統的兩國論,或者是中華民國在台灣,在台灣和中華民國兩者之間做趨近的結合,拉攏那些本土派。對此,民進黨內部大部分的人差不多都可以接受,因為前途決議文只不過是ㄧ個暫時維持現狀的權宜之計而已。但是這種現況是不可能凍結的,尤其是大陸、整個國際局勢在變動,所以其實很多綠營人士都有點焦慮……

  回頭來談謝長廷這個部分,謝長廷現在最大問題是,他有一點像摩西或是先知型的,正如剛才講的,謝派系裡面就他一個人,謝系裡面的一些人如姚文智、管媽,他們其實還想拉點本土派的票。坦白講,她那天(7月初在中國事務委員會擴大會議上的講話)其實是跟本土派的交心,她的講述有讓人感覺好像打了謝主席一巴掌;她自己是謝系的,但她又說我們內部是有分裂的,好像看法不一樣……

  其實對於謝的論述,我一直嘗試進行歸納,但總是感覺他在閃閃躲躲,很滑,抓不到要點,沒有像童教授那樣講得那麼清楚;謝系的立委如果上電視 要幫謝辯論,也講不出什麼東西,坦白講那個層次是差很多的。如果民進黨內部真的很團結要去開華山會議,因為那是派系之間的平衡,某種程度,還是可以很團結的來討論的,不要有選舉考量。

  對於交流問題,我覺得交流歸交流,而且我也不認為真的要做決策就要去buddybuddy。政治不是請客吃飯,大家都很熟,你看老共過去談判就是這樣,你要什麼都給你,到時候你就是要聽他的,哪有這樣子的……坦白講我不方便去(大陸),因為一去就會被懷疑。我不怕老共,老共有什麼好怕的?但就怕回來後被扣帽子,只要我一講話,不曉得會被修理成什麼樣子。所以,歡迎老共多來台灣,多多來玩、來談,其實也不一定就要官方的,或者是中評社出來跟我們大家對話,超越傳統的那些人,我覺得就很好。

  翁明賢:謝長廷訪問香港深圳的影響

  針對這兩個問題,我有幾個看法,第一,謝長廷訪問中國大陸,對民共的交流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對於國民黨的中國政策也會有一些發酵的作用。在這種作用底下,當然對於整個亞太的戰略格局會有很大的衝擊和影響。現在國民黨一直強調和中友日親美,事實上以和中為主軸,親美和友日為輔。因此,馬英九總統處理所謂的東海問題,某種程度都在思考怎麼樣跟北京採取共同的立場,這會讓周邊國家的日本、韓國或東南亞國家感到憂慮,因為會擔心未來要面對兩岸合作處理東海議題的問題。

  所以,當馬英九總統提出東海和平倡議後,日本馬上跟台灣簽訂“台日漁業協定”。這顯示,中國因素已經進入台灣了。所以各國在處理兩岸問題的時候,特別都會把中國因素納進去,這個問題就變的非常複雜。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在面對兩岸的後續發展,當然也會看民進黨未來的中國政策走向。我們瞭解到,美國強調“一個中國的政策”跟北京的一個中國原則是不一樣的。美國雖然希望兩岸和平交流對話,但是它是不是真的希望兩岸簽訂和平協議、從此兩岸問題就變成中國的內政問題,而不會成為一個區域問題?我覺得這一點未來還要再去思考。

  民進黨不同的中國政策概念
  需要進行整合

  第二個,至於民進黨的中國政策論述主軸,主要是放在黨主席或是所謂的總統候選人來看。從2000年、2004、2008、2012,再到現在,不同的總統候選人或黨主席的論述都不同。民進黨有沒有去思考對這些論述進行整合、看究竟什麼叫台灣共識?什麼叫台灣就是ROC,或ROC就是台灣?現在基本上還是在做名詞的醞釀,其實,還脫離不了中華民國跟台灣的關係這一主要的論述點:台灣跟中華民國到底怎麼樣合為一個議題。事實上,民進黨內部很多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以前也有獨派人士提出兩岸關係是類似鄰邦的關係,前副總統呂秀蓮則提兄弟關係。如果民進黨能夠對各種不同的概念作一些整合,說不定可以出現很多不同的交集點,無論是台灣共識,還是憲法共識、九二共識或不同於九二共識的“九六共識”,都可以去討論,都應該有些思考價值。

  民進黨應積極參與兩岸交流

  第三點,對於未來的民共交流,或民進黨人士與大陸交流,我覺得,習近平的思維是承續胡錦濤的思維,在一中框架下,與國民黨擴大交流,但也強調跟民進黨之間的交流。這一點政協主席俞正聲在第五屆海峽論壇說,所謂的台獨人士,只要贊成和平發展,就可以來交往,這跟以往的做法不一樣;以往的做法是,必須放棄台獨,現在則說只要願意支持兩岸和平發展,就可以交往。換言之,在中國大陸鋪天蓋地強化兩岸交流的情況下,民進黨當然要有一些比較不一樣的思考和看法。我把具體作為它分成兩個角度來看:第一個是現有的兩岸交流的正式機制;第二個是現有的兩岸交流的非正式機制。

  第一、正式的機制,目前只有海基會跟海協會的會議,通過這個機制,兩岸簽署了十幾項協議;現在馬政府也正在推動兩會互設辦事處,以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正事宜。對此,民進黨一定要有一個很完整的思維,有效參與這種正式機制。

  第二、非正式的機制,民進黨身為最大的在野黨,要主動出擊。所謂的主動出擊就像謝院長可以到香港、到福建去參與研討會;當然我們也可以主動邀請大陸涉台人士機構來台灣開會,讓他們見識台灣的政治聲音;還有民間智庫舉辦的會議,現在已形成機制的如台北會談、北京會談等紅藍綠三邊的會議。換言之,中國大陸一直不斷主導這樣的會議進行,那麼台灣的民間智庫除了從比較基礎的學術角度來思考提出不同論述之外,也應該有更多類似的交流。

  換言之,我覺得不必把民共交流視為洪水猛獸,無論是官方或非官方的機制,就看怎麼去做進一步的操作。我認為,2014年的地方選舉,一定會牽動2016年的兩岸關係發展。為此,民進黨現在就要開始進行相關議題的運作,慢慢形成所謂的論述。民進黨的論述要讓人民瞭解到,除了國民黨的論述,除了共產黨的論述,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論述,這個論述必須真的能夠如同民進黨所強調的,一定要讓台灣內部有共識,讓亞太區域能夠認同,讓對岸的共產黨也能夠接受。

  鄭運鵬:謝長廷路線
    與台灣前途決議文的競合關係 

  其實在中常會的時候謝院長特別說,他在香港的時候,黨內有人對他的同文同源說有些不同的看法。為此他特別講明,是從台灣前途決議文裡面節錄出來的。所以,謝長廷路線與台灣前途決議文有沒有競合關係,從謝院長的解釋來看,兩者是完全相容的,我認為也是解釋得通的。就像剛才講的,謝的主張只有謝院長最瞭解,兩者的競合關係的確要看謝院長在作政治路線選擇的時候,他是選擇在台灣前途決議文的架構下去講,還是要另僻奚徑,這個我不曉得。

  對於台灣前途決議文跟謝院長主張的比較,到目前為止,民進黨多數意見其實還是放在台灣前途決議文。我認為這一點是重要的,包括蘇主席所講的台灣共識,他也很明確的告訴大家,是從台灣前途決議文來的,他認為台灣前途決議文就是台灣的共識,這也是民進黨的多數意見。謝院長的主張與台灣前途決議文的關係,需要謝院長來說明。

   民進黨調整兩岸政策有難度

   對於民進黨的兩岸政策,我談一點個人的看法。民進黨要調整兩岸政策,不管是交流也好,主張也好,決議文也好,有它的困難度。蔡英文連續擔任兩任四年的黨主席,又是總統候選人,加上她曾任陸委會主委,又有過去談判的訓練,其實有相當的實力跟機會去主導民進黨兩岸政策的調整。但的確民進黨不是一個人的,也不是一次選舉的,在現在的環境之下要調整兩岸政策有相當的困難存在。這也不會因為換了一個主席或怎麼樣,就會變得稍為容易一點,也不代表馬上會有新的路線出來。現在大家的共識還停留在1999年的台灣前途決議文。

  第二點是,剛才主持人說,謝院長這次以基金會的身分可以達到有大陸官方部會次長的層級來參與,這是另外一個弔詭。如果謝院長是代表民進黨、用中常委的身分,或者以主席的身分,這個層級就消失,這個機會就消失了。因此,這種模式沒有擴展性,未來不可能擴展到民進黨跟共產黨有這樣香港層級或更高層級的交流。因為這種交流不只掌握在民進黨手上,也掌握在共產黨手上;不可能說黨主席過去交流,卻不被稱作主席,中常委過去不被叫中常委,因為這個人的確是存在的,黨主席這個位置是存在的。

  因此,當這個正名的部分沒有辦法處理的時候,民共要有正式的交流,是相當困難的。所以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兩邊發出來的新聞稿,對謝長廷都稱基金會的董事長,而不叫中常委。如果進入到黨的體制裡面,對中共那邊來說也有困難,這點我覺得民進黨可以體諒,社會上也可以理解。所以要轉換成黨跟黨之間的正式交流,的確不容易,而且民進黨內部分人士也不主張這樣做。

  民進黨差不多每隔八年
  就有一個重要的兩岸政策文本

   根據我的觀察,不管前面有多少困難,有多少的瓶頸,民進黨似乎每隔8年左右就會有一個有關兩岸關係的重要決議文或主張產生。《台獨黨綱》是1991年加入,是黨綱第一條。第二個重要文本《台灣前途決議文》,是1999年提出,那時陳水扁要選總統,最後當選了。從1991年《台獨黨綱》到1999年《台灣前途決議文》,隔了8年的時間。第三個重要文本是2007年的《正常國家決議文》,其間也大概差了8年。下一個8年會落在2015年。

  這個8年之期可能與總統選舉有關,也可能是兩岸關係氣氛轉折上,會逼得主要政黨做出調整,大概也是8年一輪。所以在蔡主席任內還不到8年的週期,即使大家認為她是兩岸專家,她沒有辦法去做調整,說不定就是與8年的氣氛有關。而很顯然的,下一個8年是2015年,是不是需要民進黨做一個比較大幅度的調整,一是需求,一是結果,說不定在2015年會發生,這是我個人小小的觀察。

  民進黨應先執政
  再調整兩岸政策

   最後建議的部分,謝院長提到兩岸交流不應該是國共的專利,我對此有不太一樣的看法。以民進黨跟國民黨的光譜來說,我認為中共別無選擇,只能選擇國民黨,而不會選擇民進黨,因為民進黨白紙黑字寫的是偏向獨立,而國民黨現在嘴巴裡面是偏向統一。因此,中共不可能去幫民進黨輔選,或給民進黨任何一點選舉上面的利多因素。會不會因為民進黨過度積極地想要跟大陸建立某種程度的交流,反而變成共產黨去威脅國民黨的武器?這是有可能的。

  民進黨一調整,中共馬上去告訴國民黨說,要求國民黨的路線再挪動一下。國民黨現在是執政黨,我認為一旦發生這種狀況,必須要小心,這是對台灣最不利的狀況,除非民進黨變成執政黨。因此,民進黨應先變為執政黨再來考慮兩岸交流不能變成國共專利的問題,我覺得這是應該要注意要小心的。我相信賽局這樣運作比較合理。

  與大陸交流要小心單純
  不要有商業考慮

  第二,有關未來民進黨公職人員或黨職人員與大陸交流的問題,我覺得有一點就是要專心,因為有時候去交流的團隊太大,就要注意不能被加入其它的因素。純粹地去找出共識、做學術研究、或政治路線上的討論,都沒有關係,不要加入其他的因素,比如商業因素。如果有任何一點點小辮子被中國大陸,或被國民黨抓到,都會破壞創造出來的空間。

  所以我建議,畢竟民進黨在兩岸關係上的確需要有新的轉變,新的戰略跟新的論述,所以這個論述要純正,要單純,要盡量降低其中可能的商業因素。國民黨在ECFA的後續作為中,就是因為商業因素太高,比如被流傳去要求特權、圈地等,引發台灣各界不少質疑,現在的服務貿易協定才會遭到這麼大的反彈。因此,我覺得民進黨的黨內同志、前輩去大陸做交流的時候,必須要小心,千萬要提醒注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