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薩科齊北京之旅 中德中法關係冰火兩重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1-30 13:53:01  


 
二、薩科齊簽下經貿大單 德國眼紅中法合作

1、一次性簽單創紀錄 中法合作規模前所未有
  四年以來,法國總統希拉克或總理拉法蘭每年都要到訪中國,但經貿色彩却幷不强烈,外界將此現象對比中日關係稱之爲中法之間的“政熱經冷”。這一次,薩科齊看來要著力改變這一局面。而且薩科齊上任僅六個月便訪華,打破過去法國總統上任至少兩年後才訪問中國的紀錄,單憑這一“姿態”,已經有評論家認爲,中法經貿的未來“前景看好”。溫家寶提出的“到2010年雙邊貿易額達到400億美元”的目標估計將提前實現。(美國中文在綫網)

  毫無疑問,促進雙邊經貿合作是貫穿薩科齊此次訪華行程的主軸,這一點,從其隨行的龐大的企業家代表團可見一斑。盤點薩科齊3天的訪華成果,全球各大媒體都异口同聲地直擊“經貿大單”。兩國企業在環保、核能、民用航空、通訊等領域簽署了20餘個合作協議,幷創造了多項紀錄。如廣東核電集團與法國阿海珐集團簽訂的八十億歐元的民用核能領域一攬子合作協議,便是法國核工業有史以來獲得的最大一筆合同。媒體驚呼:此前法國商界預計薩科齊將帶回總值約100億歐元的商業合同,但現在中國人却給了他們200億。(美國《僑報》)

  據稱,薩科齊此次中國之行,破例逗留了3天,60餘個小時,算下來,薩科齊在華期間,每小時“創造”的直接經濟價值超過3億歐元。(北京新華網)

2、擔憂中國打法國牌 法國恐將取代德國地位
  薩科齊是中共十七大以後訪華的第一位西方大國領導人。薩科齊被多數觀察家看好要繼續推動中法關係前進。德國媒體不安地宣稱,默克爾接見達賴後,中國開始打“法國牌”,法國成爲中國在歐洲的“新朋友”。薩科齊則要乘“德國之危”,取代1990年代中法因對台軍售鬧僵、德國與中國“擁抱”獲得的地位。德國與法國的角色正好對調。德國不少觀察家擔心法國可能漁翁得利,搶走德國企業的訂單,趁機填補德國留下來的政治真空。(香港中評網)

  法新社駐北京記者弗朗索瓦•布榮認爲,這種擔心幷非毫無道理,“我們不應忘記,與德國企業相比,法國在中國的投資還相差很遠。例如,最近幾年,西門子的法國競爭對手就在中國失去了很大的市場份額。因此,法國人權國務秘書亞德沒有隨同薩科齊前往北京,是一個重要的信號。”(美國中文在綫網)

3、中法核能合作成功 中國幷未分化法德兩國
  薩科齊今次訪華促成總值100億歐元的貿易合同,包括法國核能公司阿海法(Areva)向中國出售兩台現代化發電機組,幷與法國電力公司及一間中國核電公司合建兩座第三代核反應堆。德國對此不眼紅才怪,德國《世界報》指出,“中國青年報”、“環球時報”等中國的國營媒體全面攻擊默克爾,威脅德國企業的商機可能受到波及,却稱薩科齊是中國在歐洲的“新朋友”,在臺灣和西藏等主權問題上“清楚表明支持中國的立場”,光核電廠就可帶走60億歐元的訂單,分化德國與法國的用意相當明顯。

  媒體的威力在于,可以把事情講清楚,也可以把事情攪糊塗。德國《世界報》顯然是在中法核能合作上攪糊塗,稱非爲是,顛倒黑白。

  中德核能合作爲何沒有任何成果?事實真相是:2004年4月27日,受各方矚目的中國向德國購買核發電廠設備交易,正式告吹。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孔泉表示,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訪德時,將不會商談此項交易,因爲中德公司間就此專案的接觸已停止。如是,德國媒體嗚呼哀哉做甚?又與德國總理默克爾今年9月底接見達賴喇嘛有甚麽關係?又有什麽中國的離間計在其中?(香港中評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