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聖元奶粉激素疑雲 中國乳業難洗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19 20:24:29  


 
三、奶源地撲朔迷離 “歐盟品質”混淆視聽

1、聖元應對失當 未出“早熟門”又入“奶源門”

  北京市兒童醫院詢問處護士證實,近期帶孩子來查內分泌科的大量增加,家長必須先撥打電話預約才有可能排上隊。與消費者焦急不安形成鮮明對應,自媒體曝光聖元“激素門”事件以來,聖元方面強勢的態度從來沒有改變過。本報記者多次撥打聖元的客服電話,在少數幾次接通的電話中,聖元客服始終堅稱,引發幼兒性早熟的因素有很多,不能將其歸因于奶粉。“之前的媒體報道不實,沒有經過檢測,怎麼能斷定聖元奶粉就有問題,我們已經决定起訴相關媒體。”該客服人員強調,一些引用報道不當的媒體,已向聖元“道歉”,比如騰訊。(北京《中國經濟時報》)

  隨著事件的繼續發酵,聖元的“奶源地疑雲”也漸漸浮出水面,未出“早熟門”,又入“奶源門”。本來,當媒體開始表露對聖元奶粉含激素的懷疑“信號”之時,聖元奶粉完全可以象個君子似的“坦蕩蕩”地出示其“國際進口”原奶品質的多國檢驗數據,以“證實”奶源的清白;然後聯合權威檢測機構對屢遭懷疑的“疑似激素聖元奶粉”進行公開的檢測,通過公開發布檢測結果以“實證”聖元奶粉的無辜。

  但很可惜,聖元奶粉沒有進行這樣的絕地反擊,而是運用過往幾年“屢屢奏效”的“常戚戚”經驗,“發聲明,搞公關,暗示奶源因素,威脅起訴肇事媒體……”,企圖通過拖延時間、轉嫁責任、消弭影響的手段平息事端。(河南大河網)

  聖元奶粉太小瞧這場“信任危機”了,這是一場繼2008年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後最大的奶粉危機。據2008年9月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22家含有三聚氰胺的企業名單中,聖元所送檢的奶粉,有8個批次的聖元奶粉被查出含有三聚氰胺,其含量在22家企業之中排名第三。那場毒奶粉事件,讓深陷其中的聖元奶粉有了很不光彩的“案底”,民眾對聖元的信任度因聖元奶粉自身的失誤大大降低。而聖元高調表示起訴媒體,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媒體與公眾的反感。高調要起訴媒體,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媒體與公眾的反感。(北京《新京報》)


2、進口奶源謊言 “歐盟品質”涉嫌虛假宣傳

  在聖元官方網站中,其宣傳語是“歐盟奶源 安全品質”,桶裝奶粉的外包裝上也標明“乳品原料全部來自歐盟”,而在外包裝底部有一行不起眼的提示:“特殊情况下使用歐盟外的乳品原料,但僅限於美國、新西蘭和澳大利亞三國。”而在納斯達克網站查到的聖元年報中明確顯示:“在截至2010年3月31日的財政年度,我們的優博、優聰、荷蘭乳牛三個品牌用的是進口自新西蘭恒天然集團的奶粉。”(《河南商報》)

  那麼,聖元奶粉的奶源地到底在哪里?這些矛盾處,聖元公司該做何解釋?“特殊情况”具體又指什麼?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權威回答,就不能排除聖元涉嫌欺騙消費者。倘若說聖元奶粉中的激素已得到衛生部的澄清,但其虛假宣傳却是證據確鑿,足以像絆倒霸王一樣使聖元的聲譽一夜崩塌。(北京《健康時報》)


3、乳品業潛規則 進口奶源並非救命稻草

  聖元在奶源地的描述中為什麼矛盾重重呢?這恐怕就和三取氰胺事件後的奶業“潛規則”有關了。

  眾所周知,三聚氰胺並非來源于廠家的生產過程,而是奶農為了通過蛋白質檢驗的私自添加。自此之後,中國奶源的聲譽一落千丈,許多國人對於國產奶粉都心有餘悸。而國外奶源在消費者的心目中則更加令人放心,哪怕付出高價也心甘情願。遭受重創的國內企業為了自救,與國外品牌一爭高下,紛紛打起了“進口奶源”的宣傳旗號,而聖元則是最為賣力的一個,也因其大張旗鼓的宣傳在消費者心中扎下了根,市場份額一路攀升,躋身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前三甲。(天津北方網)

  除了企業的自吹自擂,監管機構和消費者根本無法證實奶源地的宣傳是否屬實。只要沒有出事,奶源地問題也一般不會被人們提起,企業收穫了市場,消費者得到了心理的安慰,似乎皆大歡喜。然而,“早熟門”事件揭開了這個奶業“潛規則”。經過媒體的深入報道,我們發現國外的奶源並不等於安全,美國和新西蘭對於牛奶中的激素就沒有明確的禁止,只有歐盟才執行了嚴格的禁令。這或許就是聖元在宣傳中標榜“乳品原料全部來自歐盟”,而在年報中披露“奶源來自于新西蘭”的原因吧。

  對於國內奶業來說,“進口奶源”並不是救命稻草,也無法助其完成脫胎換骨的蛻變。重振民族奶業不能靠耍小聰明,而應該踏踏實實地建立健康、共贏的奶業生態鏈條。(北京《健康時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