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農夫山泉為何如此被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15 11:06:42  


  在“農夫山泉標準門”事件持續發酵近一個月之後,5月6日農夫山泉終於在北京召開“飲用天然水標準新聞發布會”,農夫山泉董事長鐘睒睒親自出席,主要講的是飲用水標準及媒體報道問題。

  作為一家著名的民營企業,農夫山泉無疑是遭遇了企業創業史上最大的一次危機。而農夫山泉在這次危機處理中,表現得非常被動,面對並非“神一樣的對手”,自己的危機公關讓人驚訝。

  我在微博上感慨:好端端一個品牌,要說水源也不差,硬是在京城被弄成了“落井三部曲”:標準不如自來水、桶裝水下架、北京廠停產。農夫山泉如今的危機公關能力爛成這樣,真讓人震驚。

  農夫山泉失誤的危機處理,使得“標準門”不斷發酵。農夫山泉的第一回應竟然是“蓄意策劃的,隱藏在幕後的就是國有控股飲用水企業華潤怡寶”。之後恨得牙癢癢,回應報道媒體的言辭激烈異常:“信口開河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你跑不掉,也別想跑!”在發布第四次聲明時,農夫山泉稱:“拿幾項指標,由一個莫名其妙的協會,信口雌黃的幾句話,是不可以判定標準高低的。”

  這哪裡是一個成熟的大企業處理危機的方式方法、語調語氣?

  在發布會的現場,同樣充滿火藥味,《京華時報》記者打斷鐘睒睒發言進行反駁,被現場工作人員喊“滾出去”。積怨深重到什麼地步,連“滾出去”都喊得出來?危機處理最忌諱的做法,就這樣直通通出去了。危機公關和危機處理目的是轉“危”為“機”,怎麼會這樣呢?

  選擇對抗媒體,是危機處理的一步險棋,通常沒有雙贏,只有雙輸即所謂兩敗俱傷。

  有時確實是“細節決定成敗”。在新聞發布會上,農夫山泉董事長鐘睒睒說:“5月3號,《京華時報》頭條最醒目的位置刊發了下架農夫山泉的消息,這一行為竟然由北京桶裝水銷售協會發布。據我所知,只有國家執法部門和政府執法部門才有權決定和執行產品下架,如果一個民間組織就可以決定某一產品下架,食品安全的市場秩序豈不大亂。”鐘睒睒和他的危機處理團隊,竟然沒有注意到一個重要的細節,人家已經規避了法律風險他們的措辭僅僅是“建議下架”,文件全稱是《關於建議北京市桶裝飲用水行業銷售企業對“農夫山泉”品牌桶裝水進行下架處理的通知》,提個“建議”而已。

  企業要注重用戶訴求,老百姓並不關心你是商戰還是陷入敲詐,只關心產品本身有沒問題、是不是安全。這麼一鬧騰,普通老百姓還真搞不明白你的水是不是真的有問題,即使沒問題也變成“感覺有問題”了。至於標準的混亂,主要責任顯然在行政部門而非企業本身;產品標準的執行應由質檢部門來監管,如未按規定執行也是由質檢部門來查處。

  都到稀裡糊塗“被下架”了,農夫山泉才趕緊以“人在做,天在看”為主題,在全國多家報紙上刊登整版廣告,宣示自己的水質不僅全面優於國家生活飲用水標準,更全面優於美國FDA標準。

  “善泳者易溺”,是因為自恃強大。企業危機公關、危機處理,兩個“基本點”是:一定要承認不足,一定要真誠溝通;自恃強大、死磕硬對,不會是最好的選擇。(時間:5月14日 來源:四川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