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高招指標調整:以程序正義協調好各方利益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5-23 13:42:17


 
  說到底,教育公平牽扯到教育平權這個現實命題。從多地推進異地高考,到致力於改變“寒門難出貴子”,近年來我國的教育平權的推進過程中,因為利益碰撞而出現一些不同聲音,遭受一些阻力,這很正常。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美國實行平權運動,明確要求大學給黑人、拉美裔考生加分,之後也有關於“逆向歧視”“違憲”等不同側面的諸多討論。

  實現教育公平從來都非易事,盡管過程難以一蹴而就,但途徑完全可以多種多樣。衆所周知,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礎,而教育公平包括起點公平、過程公平和結果公平。從起點到過程,再到結果,在每一個環節都發力,教育公平才能更快呈現,也更有質地。無論讓落後者先起跑,還是快跑者拉慢跑者一把,無論降低落後地區學子的入學門檻,還是在他們的腳下墊一塊“磚頭”……只要有益於教育公平的措施都可能拿出來討論,討論的過程就是磨合和碰撞的過程,也是尋找共識實現共識的過程。

  教育部相同部門負責人已表示,教育部相關業務部門正在研究應對此事的處理辦法和解決措施。調整高考招生指標如何跳出爭議,讓相關者有更多理解和認同,也許很快就有答案。在教育公平已是全民最大公約數的前提下,我們有必要重溫培根的這句話,“只要維持公平的教育機會,貧窮就不會變成世襲。”於個體而言,教育公平可以改變命運;於社會而言,教育公平可以化解階層固化,促進社會縱向流動;於國家而言,教育公平為教育強國鋪實路基,延伸強國之路。(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王石川 本文略有删節)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