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校園信貸先天不足靠什麼補?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0-20 14:16:01


  以互聯網為平台的校園貸正重蹈幾年前校園信用卡的覆轍。近期,校園貸正上演一場集體大撤退。繼9月5日趣店宣布退出校園分期市場之後;9月27日,名校貸也宣布進軍白領市場。當初的一片藍海轉眼間成了死海,校園信貸是先天不足,還是各方因噎廢食?

  近年來,以互聯網金融為平台的校園貸經歷了高速發展、亂象叢生、人人喊打的戲劇性過程。今年上半年頻頻曝出的裸條、自殺等極端事件讓校園貸被推上風口浪尖。8月份以來,銀監會給出“停、轉、整、教、引”五字訣,重慶、廣西、深圳及廣州等地相繼出台校園貸整改措施。監管風暴之下,涉及校園貸業務的平台紛紛退出。

  此情此景與十幾年前的校園信用卡風波可謂如出一轍。2004-2009年,銀行業曾大舉進軍校園市場。但高注銷率、高沉睡率、高壞賬率的三高問題,最終令銀行業鎩羽而歸。2009年7月,銀監會發布《關於進一步規範信用卡業務的通知》,整個市場迅速降溫。

  校園貸的起起伏伏暴露了市場的先天不足。據中國人民大學信用管理研究中心發布的《全國大學生信用認知調研報告》顯示,近六成高校學生缺乏信用知識。與此同時,大學生群體的征信信息一直未納入社會統一的征信體系。契約意識薄弱的目標用戶加上不完善的監管體系,是校園貸種種亂象的根源。蘇寧金融研究院研究員薛洪言、何廣鋒認為,主要依靠綫下校園代理的業務模式帶來了道德風險問題,過度借貸、虛假借貸事件頻發,既然短期內風控跟不上,自然是遵循高風險高收益的原則,通過高利率和高逾期收費來覆蓋風險,如此又引發了高息和違規催收的爭議,發展走入了死胡同。

  那麼,這是否意味著校園金融市場沒有出路?中國龐大的大學生基數、以及潛在的市場需求,決定了校園貸的生存土壤。網貸之家首席研究員馬駿認為,校園貸市場肯定不會消失,因為需求存在,近段時間出台的政策也并非一刀切,而是建議平台更加規範。

  歸根到底,校園金融不是原罪,關鍵在於大學生的信用意識培養、平台的運營模式創新和政府的有效監管。其中,政府監管的作為至關重要。有效落實監管政策,創造有序的市場環境,完善大學生的征信體系,是恢複市場信心的關鍵。(來源:通信信息報 作者:李曉玉)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