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快遞櫃收費之爭不是“5毛錢”的事
http://www.CRNTT.com   2020-05-13 15:01:50


  豐巢快遞櫃日前突然宣布進入“會員時代”,普通用戶保管包裹,超過12小時就要按時長交費0.5元到3元。一石激起千層浪,多地小區、業主紛紛表示將“棄用”快遞櫃。雖說豐巢一方很快做出解釋,也拿出了紅包激勵政策,但大夥的不滿情緒并未因此平複。

  快遞櫃并非新鮮事物,隨著電商日漸火爆,其物品“中轉站”的作用也愈發重要。很多時候,消費者來不及馬上去拿包裹,暫時找個寄存之地,既免去了物品輾轉,又能幫快遞小哥節省時間體力。可與此同時,這項服務也衍生出不少問題。除了惡性競爭、場地費紛爭、故障失靈等硬性弊端,有些快遞員總是未經同意就將包裹放在快遞櫃,發個短信就算“默認簽收”。消費者稍不留意,或是過於繁忙,很可能會忘記取件。作為免費服務時,上述問題尚可忍受,可眼下企業動了“按時收錢”的心思,這些矛盾就再也掩藏不住了。

  當然,小區與消費者的不滿,所爭的遠不止“5毛錢”的事,更關注的是服務標准和收費理由。未經業主同意就使用快遞櫃,擅自將合同約定的“門到門”服務打折,還要帶來強制收費,這一點於情於理恐怕都說不過去。當然,更有消費者在憂慮,一旦其他企業“有樣學樣”,最後“受傷”的必然還是廣大用戶。

  快遞櫃是為了便利消費而存在的一種增值服務,既是服務,就不能強買強賣,價格也不能只由企業單方說了算。從行業法規來看,《快遞暫行條例》中早有規定,快遞公司必須將快件投遞到約定的收件地址,投遞到代收點或快遞櫃都需收件人同意。作為企業,做生意的前提是遵守契約、保證服務質量。進行員工培訓也好,提升用工成本也罷,這個代價不應由末端消費者和快遞員來承擔。在此基礎上,想提高效率、改變模式,也少不了協商過程。無論是紅包激勵,還是適時收費,都要充分兼顧各方利益、尊重用戶習慣,進而采取統一標准。

  小小快遞櫃是行業的“最後一公裡”,也連接著企業與消費市場。有爭議不怕,關鍵是要在爭議中學會溝通和傾聽,一味和消費者“算”、和小區“撕”,注定是沒有結果的。(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鄭宇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