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李家泉:應該如何評價蔣經國的一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4-26 09:18:35  


 
  三、晚年渴望兩岸和解

  國共兩黨在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上,長期存在著嚴重分歧。在抗戰期間,國民黨既有抗日的一面,又有反共的一面,往後一段時間,更是消極抗日,積極反共。但是在退踞台灣後情況就有所不同了。蔣氏父子敢於堅持一個中國原則,頂著美國壓力,反對“劃峽而治”,反對撤出金門馬祖;與此同時,他們父子也是積極反對“台獨”的。所以,就國共關係說,這是一個重要轉折點,中國大陸的對台戰略也從此有所調整。

  1958年10月6日和25日,毛澤東親自執筆,以“國防部長彭德懷”名義,兩次發布了《告台灣同胞書》。文中說:“台澎金馬是中國的一部分,不是另外一個國家”,“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沒有兩個中國,這一點我們是一致的。美國人強迫製造兩個中國的伎倆,全中國人民,包括你們和海外僑胞在內,是絕對不容許實現的。”毛澤東還多次表示:“只要台灣還在蔣氏父子手裡,我們就放心。”毛澤東看到了蔣氏父子愛國的一面。

  由此可見,一個中國,反對分裂,反對“台獨”,這是國共兩黨的共識,也是蔣氏父子所贊成的,這正是國共兩黨、兩岸領導人,之所以能長期沒有割斷聯繫,兩岸沒有發生戰爭的一個重要原因。

  蔣介石去世以後,蔣經國主政台灣,一直繼承和保持了其父親的一個中國政策,反對分裂和反對“台獨”。蔣經國這方面值得肯定的至少有以下幾點:

  (一)反對分裂中國,蔣因而成了“台獨”分子的“眼中釘”。1970年蔣訪美時, “台獨”分子曾對其進行刺殺而未遂;

  (二)向本省人開放政權,打破分省籍用人,這對於剝奪“台獨”分子的借口和化解“台獨”,是起了一定作用的;

  (三)對內解除戒嚴,對大陸開放探親,以打破兩岸之間人為的長期隔閡;

  (四)明確宣布“自己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以打破“本省人”和“外省人”的人為界限;

  (五)很想與中國大陸取得聯繫,改善關係,尤其是晚年更有迫切感。

  蔣經國先生與中國大陸雖有嚴重的意識形態分歧,但全面來看,他畢竟還是愛國的,希望兩岸最終能夠和解和實現和平統一的。在兩岸關係上,我曾著意收集和研究過蔣先生去世後一些公開發表的有關材料,發現他在晚年,確實很想與中國大陸改善關係與實現和解。從1981年到1987年,一位有國民黨背景、與蔣經國有部屬關係的資深報人沈誠先生,先後曾奔走於兩岸領導人之間達7次。沈先生生前留下的回憶文章,曾談到蔣經國最後已決定派代表去中國大陸進行和平談判,甚至連名單都已考慮了。兩岸和平統一本已露出一線曙光,詎料蔣先生竟於1988年元月13日忽然猝死。而據報道,他的糖尿病史和他死時七孔流血的症狀相比,不由至今仍留下讓許多人大惑不解的疑團。

  四、看法、啟示、思考

  蔣經國的一生,大體是從大陸到蘇聯,從蘇聯回大陸,再隨其父蔣介石從大陸退踞台灣,最後成為台灣地區領導人,而終其一生。對於他應該怎麼看?我個人從他的經歷中受到一些啟示,也有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和思考。

  (一)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蔣經國一直是追隨其父蔣介石的,既有反共的一面,也有愛國的一面,長期動搖於反共和愛國之間,其側重點和著力點則不時隨著形勢的發展而有所調整。在抗日戰爭期間,國共聯合抗日,但國民黨卻又從來沒有放鬆過反共,抗日戰爭結束後則全面轉向反共,導致最後兵敗逃台。及至退踞台灣後,由於“台獨”對其在台政權的威脅越來越大,在兩岸關係有所緩和時,又逐漸將重點轉向反對“台獨。”

  (二)蔣經國在台主政其間,繼承了蔣介石的遺願,始終堅持一個中國和反對“台獨”。一方面,由於“台獨”直接威脅著國民黨政權的存在;一方面,也感到如果最終讓“台獨”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那將無法向歷史作交代,這也是他晚年之所以急於與中國大陸謀求聯繫與和解之道的一個重要原因。但他在如何應對“台獨”上,又與蔣介石有著明顯不同。蔣介石主要靠“鎮壓”,依恃武力,而蔣經國則側重“化解”,一靠政績,以爭取民心;二向本省人開放政權,以緩和省籍矛盾。問題雖未獲得根本解決,但對“台獨”的發展勢頭仍能有所抑制。惟在蔣經國去世後,相繼由本省出身、並有分離傾向的李登輝和陳水扁執政,“台獨”勢力又得到進一步發展。

  (三)蔣經國在台灣之所以比蔣介石更受人尊敬,最重要的是他的改革開放措施和經濟建設。他在蔣介石、陳誠實施的“農地改革”基礎上,大力發展工商業,活躍城鄉經貿市場;人事制度上實行“三化”——專業化、台灣化、年輕化;除對公務人員提出“十項革新要求”外,並制定“貪污治罪條例”;蔣本人則一向以身作則,推行清廉政治,從而使台灣政壇面貌一新。蔣經國提出的“十大建設”,包括金山核能發電廠、桃園國際機場、西部鐵路幹線電氣化、台中港口建設、南北高速鐵路等,都頗得人心,更為後來台灣經濟的發展奠定了穩固基礎。

  (四)蔣經國在蘇聯的13年,除了曾先後就讀於莫斯科中山大學、列寧格勒中央軍事政治研究院外,還曾被分配到莫斯科郊區電機廠、西伯利亞礦區、重機械場等基層單位,接受了艱苦生活的考驗和鍛煉,從而培養了他的親民和聯繫群眾的作風。回國以後,正值抗戰期間,又曾在贛南中低層最艱苦的地區和環境中得到鍛煉。這一切,就培養了他與其父蔣介石明顯的不同、也是後來的李登輝和陳水扁等領導人所無法比擬的工作作風,頗受台灣人民尊敬。

  (五)“台獨”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它的產生和發展,一是島內土壤氣候,二是外在環境條件。這個內部土壤氣候的形成,自然涉及到兩岸的歷史和現狀,原因多且複雜,這裡就不談了。重要的是如何改造和改良島內不利於“台獨” 成長的土壤和氣候條件。應該說蔣經國先生已經有了一個開始,但還是遠遠不夠的,未來還必須以更大的努力來做。要改變島內現有的土壤氣候,還必須同時解決它的外部環境條件,此兩者是相互作用的。

  外部最大的問題是美國,美國過去的戰略一直是“以獨制蔣、以蔣制共”, 決不允許台灣當局把兩岸關係置於美台關係之上。蔣氏父子在改善兩岸關係上,實際是長期處於“又想又怕”的矛盾之中。蔣經國晚年,越來越感到解決兩岸關係的迫切性,但最後還是沒有解決,成為終身遺憾。

  蔣經國先生離開人世已經20多年了,往者可鑒,來者可追,但願他的繼承者,能夠接受他的經驗教訓,一切以大局和人民利益為依歸,早日實現“島內和諧、兩岸和解、台海和平”,使兩岸同胞能夠攜手合作,共同奔赴我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光輝事業!(本文將刊於內地<<兩岸關係>>月刊五月號,作者同意本網站優先採用)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專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