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 
蔡瑋:強化文化交流形塑兩岸命運共同體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06 00:33:54  


 
  更進一步,俞教授正確指出,台灣一般文明或公民素質較高的表現倒不完全是由於保存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原因,這也和台灣現代化的發展經驗與進程有關。相對於中國大陸的保守,厚實、安土重遷的農業文明,台灣的移民、海島性格及被外國殖民的經驗,再加上冷戰期間受到大量西方,尤其是美國、日本的影響,在實踐的過程中,使得台灣民眾更早更多的接受了西方的普世、民主價值等等。事實確實如此。

  談到文明與公民素質,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大家一般認為台灣民眾相在日常生活上的表現,如禮貌、排隊、讓坐、衛生等等相對較為文明,中共前駐法大使吳建民日前在接受南方週末報的訪問時就曾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大陸確實經歷了一段以大老粗為榮的時代,這是革命時期的傳統,以工農為本,以不文明為榮、文明為恥,這與中國革命進程有關係。大陸學者及官員自省的能力讓人印象深刻,讓人期待。

  另外,日前訪台的大陸文化部部長蔡武曾在中共中央黨校的“學習時報”上談及當今中國文化的五大缺失,其中包括:缺少經典力作,缺少澎湃的文藝高潮,缺少學術創新與文化發現,缺少大師式的文化權威,甚至包含著大量低俗偽劣淺薄的“貨色”。蔡武仍然強調權威,多由功能及官方角度出發,這些或有討論空間,但其用語之強烈,用“貨色”的字眼來形容不入流、不文明現象,同樣讓人嘆為觀止。

  整體來說,中華文明確實有許多美好值得稱揚之處,如敬老尊賢、孝親敬長、重視家庭、莫為己甚、中庸和諧、忠孝仁愛、勤勉耐勞等等,但任何文化當然也有不堪的一面,中國人的貧、愚、私、弱為其大者,不重法治、講究關係、個人主義、陽奉陰違同樣顯而易見,而西方學者所指出中國人特有的毛病,如紅眼症(the concept of limited good)和互不信任(mutual suspicion)迄今仍然困擾著兩岸中國人。前者意味著別人的成功就是自己的失敗,或機會的減少,不願肯定別人的成就;後者代表了人與人間的猜忌與不信任,這也可由兩岸樂透(lottery)從來沒有得主願意出面得到証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專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