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兩“老虎”同日雙開 通報內容十分具體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6-16 10:03:13


 
  4月24日,廣東省紀委通報,肇慶市政協原副主席楊永被開除黨籍和公職。通報顯示,楊永存在“不如實向組織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等問題。3天之後,廣東省紀委對深圳市原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蔣尊玉的通報指出,蔣“未如實向組織報告個人有關事項”。

  昨日,“瞞報”問題出現在孫鴻志、廖永遠兩名副部級官員的通報之中,在中央紀委對省部級落馬官員的歷次“雙開”通報之中,尚屬首次。

  莊德水分析認為,對孫、廖二人的通報結果,反映了紀檢監察部門的辦案人員,在對違紀線索進行調查的過程中,可能曾協調組織部門調閱兩位官員的個人報告事項。“除了規範擬提拔幹部,個人事項申報的另一項重要作用在於提供線索參考,無論是房產還是收入情況,調閱本人報告和相關職能部門的記錄進行對比,便能發現該官員是否如實報告。”

  2013年11月,中央紀委副書記張軍在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就“改進巡視工作,強化巡視監督”與網友在線交流時透露,中央巡視組在首輪巡視中,已經第一次運用了一種巡視手段,就是抽查官員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的情況,“看看報告得實不實,查出來的問題和報告的情況能否反映問題線索。我們主要是通過這些方式方法,努力地把‘老虎’和‘蒼蠅’找出來”。

  在莊德水看來,將瞞報個人事項列為違紀事實的一項,同時也體現了“組織部門下一階段對幹部個人申報事項抽查更加重視的趨勢”。

  去年年末,中組部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抽查核實的結果可作為“領導幹部是否清正廉潔”的重要依據,同時,也可作為領導幹部是否“帶病”的重要診斷。據介紹,下一步,中組部將進一步加大抽查核實工作力度,“針對未如實填報或者瞞報的組織處理問題,進一步研究制定領導幹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抽查核實結果認定和處理辦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