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從台灣的角度淺談中國夢的文化內涵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1-20 14:14:17


 
  事實上,不少國家的軟實力及形象建構均不只是源於國家及政體,例如丹麥與瑞典的形象主要是在國際環保事務的制度及參與、德國的形象基於企業的良好管治及技術、韓國近年則以企業及娛樂文化挑戰日本在東亞軟實力,印度也透過“寶裡活”(Bollywood)、資訊科技甚至文化多元打造新的國家形象。中國如何借助民間力量建立“中國製造”(Made in China)以外的國際形象,將是今後“中國夢”的一大挑戰。
 
  六、兩岸關係與“中國夢”

  歷史學家許倬雲說:“在人類歷史演進中,文化的傳承和延續,如同大海深處的洋流,經濟和社會則是海面翻滾的波濤,至於政治,只不過是偶爾湧現的浪花。”借用許教授的論述看兩岸,在當前兩岸交流的各種層面中,經濟無疑是最受關注的議題,政治與社會;至於文化交流,雖亦是兩岸關係的重要環節,但受到的關注較小。不過隨著時勢的演進,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正與日俱增,內涵也越來越廣。

  兩岸自2008年進入大交流階段,許多大陸人士來到台北,看到餐廳將鄭板橋書法字體放大,刻印在霧面的玻璃上,成為漂亮的裝飾,飯後去茶館聊天,牆面上也掛著書法;儘管這些只是台北的尋常風景,卻讓他們感到驚艷,常常要問:為什麼台北可以保留濃厚的中華文化底蘊?

  獲得2012年旺報兩岸徵文獎的廣州新週刊總主筆閻肖鋒,在他的得獎作品“台灣人這麼說、這麼做”中深刻描述了他對台灣的觀察:他們的“愛”是有心的,他們的“親”是相見的,他們的“義”中是有我的,他們的“廟”是經常朝拜的,他們以忠孝仁義命名道路,他們會熱心為陌生人指路。他們的旅館里擺放佛教聖典、聖經、大師語錄,各種信仰和諧共處.....。閻肖鋒因此感慨地說:“我們過往所了解的中國,只是一半,另一半在台灣,這一半雖小,卻濃縮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粹。”

  文化總是離不開人的因素,具體地說就是一種生活方式的呈現,一種價值觀的顯揚,一個社會共同遵守的禮儀與品味。大陸人士來到台灣、愛上台灣,進而投射成為對大陸未來的美好想像,具體說明兩岸密切交流的成果。不過兩岸社會畢竟隔離太久,彼此的政經發展、歷史記憶以及人民的現代性都存在著差異;頻繁的交流接觸一方面有助於兩岸社會的趨同,但在一定階段也會凸顯兩岸人民的的差異,進而擴大分歧與疏離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