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從台灣的角度淺談中國夢的文化內涵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1-20 14:14:17


 
  2014年三月台灣發生帶有反中色彩的“太陽花學運”,令不少人感到驚訝。許多人不得不思索:兩岸發展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誠如學者指出的,台灣年輕世代對兩岸關係陷入徬徨,原因很多:大中國教育理念的改變,導致他們不像上一代對想像的祖國具有感情上的認同,是其一;台灣民主化的生根與洗禮,使他們對大陸極具效率卻缺乏透明度的威權體制,無法理解、難以認同、甚至產生惡感,是其二;全球化後出現的貧富差距與薪資停滯,使他們面對中國經濟崛起時,看到的是威脅而不是機會,是其三。

  這種現象並非台灣獨有。香港近來出現的政改之爭,表面上是為了2017年特首選舉方式,深層的原因也和九七回歸後,香港越來越受到大陸強大崛起的影響有關。兩地青年的共同問題,簡單來說,就是對自己沒信心,對大陸不信任。

  回顧過去半個多世紀,香港的法治建設、台灣的民主憲政、乃至港台共有的經濟發展與文化文明生活,曾經深刻影響並引領著十三億中國人的身心靈。當中國文化在神州遭受毀滅性打擊時,卻在香港、台灣安然無恙,並且頑強地存在茁壯著,進而發展出新儒學與佛教的轉型。八十年代之後,這些思想、宗教迴流大陸,推動了大陸思想之再中國化。因此,長時間以來,大陸人其實是以羨慕、感動的心態看待香港和台灣,而港台兩地也沒有所謂的去中國化問題。

  然而從五、六年前開始,台灣、香港人對大陸的心態逐漸發生變化,97回歸前,許多香港人認為他們是“在香港的中國人”,現在則強調他們是“在中國的香港人”;至於台灣人,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更是逐年降低,即使在國民黨重新執政後也未見改善。

  什麼原因導致如此強烈的反差與變化?一者是因為自信心的喪失。以前,大陸的政制雖然不好,但大陸沒有力量。面對大陸,台灣、香港同時具有多重優勢。經濟的優勢是基礎,何況還有文化和政治優勢。現在,財富的優勢喪失了。全世界都不能不敬畏中國。這一點,台灣、香港青年看在眼里。但台灣和香港又太小了,其文化上、政治上的優勢,完全不足以支撐起面對大陸的自信心。歸根究底,香港青年之所以聲援佔中和台灣學生之所以反對服貿協議,原因都在於,他們對未來已經看不到希望,不知道自己何去何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