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甲午戰後遠東國際關係與中日關係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2-09 15:45:40


 
  此時的歐洲,兩大陣營已經形成,冷戰已經開始。完全由美國占領的日本,在陣營上屬於西方,與德國的處境不同。

  此時的中國,國共合作已經破裂,隨後發展為內戰。戰爭中的雙方完全沒有意識到清理日本在中國的戰爭罪行問題。1949年,共產黨在軍事上獲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開始準備解放台灣。1950年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蘇聯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中國與俄國再次結成軍事同盟。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27日,美國派第七艦隊進入台灣。美國對日本實行新政策:從敵對改為扶植。1951年9月,美國主導對日本和約《舊金山和約》簽字(中國與蘇聯在外),並與日本簽訂了《安保條約》,實際上允許日本再武裝。1952年,敗退台灣的國民黨政府與日本簽訂了《日華和約》。

  又是朝鮮半島。中國軍隊再次進入,與美國等國的軍隊作戰,蘇聯亦捲入其中。

  又是“化敵為友”。日本此時不再是美國的敵人,不再是台灣的敵人;甚至在冷戰的背景下,日本躲身於美國之後,也不再是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敵人。

  以後的歷史為人們所熟悉。

  1953年,《朝鮮停戰協定》簽訂,1954年,日內瓦會議達成了越南的停戰協定,而日本已度過了戰後最艱難的10年,開始重新崛起……

  1972年,尼克松總統訪華,中日邦交正常化,1978年《中日友好和平條約》簽訂,在中國與蘇聯政治與軍事嚴重對立的背景下,進入了“中日友好”時期……

  從歷史中可以看出,中日關係不是單獨的兩國關係。就甲午戰爭而言,戰爭因朝鮮而起,就結局而言,與整個遠東國際關係相關;就二戰結束後的局勢而言,冷戰改變了世界格局,朝鮮戰爭又一次區別了敵我陣營,日本躲開了一切戰爭懲罰,戰時的許多政治家又活躍在日本政治舞台上。

  今天的中日關係是歷史形成的,有著多國的因素:其中一個重要變數是朝鮮半島,參與的各國到今天,都是“六方會談”的成員;另一個重要變數是結盟,中俄同盟、英日同盟、門戶開放、冷戰格局、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美日同盟與安保體制等等。今日的中日關係是歷史形成的,也有著兩國國內的因素:尤其是中國,清流黨人、偽“滿洲國”、國共分裂等等,都影響著中日關係的走向。日本之所以不會成為德國,是因其國內環境,它與四大國共同占領、分裂成兩個國家的德國不一樣;1972年美國將沖繩交給日本,1990年兩德合併,時間上相差了18年,而且從形式到內容都有很大的區別。今日日本之所以能突破“和平憲法”,通過新安保法案,除了本國的各種勢力的活動外,也取決於美國的態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