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評論壇:中國國民黨何去何從?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6-09 00:11:34


龐建國
 
  龐建國:國民黨要找回論述並網羅人才

  首先針對論述的問題,我同意張老師的觀點:當國民黨把本身的正藍旗幟丟掉後,就只能隨著綠營拿香跟拜,然後不斷失去自己言論的陣地,在話語權的掌握上就全然潰敗。這是馬英九一直沒有甩脫的一個心理包袱,這包袱叫做“外省人的原罪”。我覺得他一直受困於這個外省人原罪的包袱,所以對於很多應該說的和應該做的,就表現得膽怯心虛、猶猶豫豫。他上任之初,提出了“黃金十年”的規劃,說前四年要“撥亂反正”,後四年要“脫胎換骨”。結果,八年下來,連“撥亂反正”都顯得畏畏縮縮,就更談不上“脫胎換骨”了。

  在綠營的論述中,國民黨政權是個外來政權,外省人在台灣戰後的發展過程中搶走了很多台灣人的機會,並迫害了許多本省的精英分子,所以,國民黨該贖罪,馬英九該補償。但是,從國家發展比較研究的學術立場出發,客觀地講,台灣在戰後的發展表現,之所以能夠優於其他發展中國家,很長一段時期被視為發展中國家的模範,其實是一群有才幹的大陸人,記取大陸失敗的教訓,在台灣建立了一個廉能的政府,結合了台灣本地人,共同創造了台灣的社會經濟發展成就,為後來更進一步的政治民主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許多原先是殖民地的社會轉變成為新興國家,都共同面對著一個問題,就是原來宗主國的權威當局撤走之後,治理機構變成了空殼子,本土人才一下子接不上來。因為,沒有殖民地政府會在殖民時期培養本土的治理人才,搬石頭砸自己的腳跟。在台灣的案例裡,卻是國民政府撤退來台灣,為台灣補實了治理機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