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超聲醫生缺口15萬,人工智能難以替代人工
http://www.CRNTT.com   2022-08-15 10:20:11


 

  2020年2月,美國FDA批准Capture Health開發的人工智能超聲影像輔助系統,給超聲影像應用帶來了突破。近年來,中國一些企業也在布局AI超聲領域,試圖利用AI來輔助超聲診斷。然而,截至目前,相比其他AI醫學影像賽道,AI超聲賽道的競爭遠不如想象中的激烈。

  “在AI影像行業發展中,AI超聲起步晚,發展緩慢,商業化落地艱難,制約AI超聲發展的痛點是,與臨床的需求並不匹配,其中之一是難以實現實時診斷能功能。”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婦產超聲科教授、主任醫師謝紅寧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CT、核磁、X光等放射科影像的采集與診斷是分開的,采集可以由技師來完成,閱片則由放射科醫生完成,後者可以通過判斷靜態圖像進行診斷,但超聲診斷的難點在於圖像采集與閱片需要同時完成,需要超聲醫生手、眼、腦的同時配合,采集到不同切面的動態圖像並進行實時診斷。要輔助超聲醫生可以實時診斷的話,AI超聲開發的難度很大。

  “如在乳腺癌篩查領域,大部分的AI超聲產品,需要醫生先掃描找到腫塊圖像,將其抓取成靜態圖,再由AI系統來判別是良性還是惡性。這種模式下,萬一醫生看不到這個腫塊時,就會產生漏診風險。”中國超聲醫學工程學會副會長、廣東省超聲醫學工程學會會長、教授李安華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對於超聲醫生而言,如果還要靠他們來抓取靜態圖,再交給AI系統判斷,不僅不能提高工作效率,反而會增加工作負擔,而本身超聲診斷工作就已足夠繁瑣。

  目前的AI超聲除了缺乏實時診斷能力外,立體結構識別能力也存在短板。“超聲醫生在掃描圖像過程中,是需要建立立體思維能力的,需要在腦中建立立體結構來進行判斷,但目前多數的AI超聲系統尚未實現立體結構識別能力。”謝紅寧說。

  在李安華看來,之所以AI超聲與臨床應用存在著很大的脫節,一方面跟復合型人才稀缺有關,開發AI超聲產品的主要以工程師為主,並不具備臨床實踐經驗,無法很好地領悟到臨床的真正需求;另外一方面也受算法框架的限制。“算法框架與AI分析產品的準確度和實時性是強相關的,而現在國內幾乎所有的AI公司使用的都是開源算法,各家公司的算法效能仍要取決於對開源算法重新編譯的質量如何,而重新編譯工作,本身挑戰就很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