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片:3月23日,藥家鑫在法庭痛哭懺悔。 |
藥家鑫案還沒有判決,但高潮卻已經提前來到。西安音樂學院學生藥家鑫開車撞傷人後又連刺數刀致對方死亡的故意殺人案開庭了,律師的辯護意見和到底該不該判死刑再次被媒體與網民熱議。其中,律師提出的“激情殺人”、“心理壓力大”等辯護理由備受批評,一時“喊殺”聲四起。民憤汹湧的背後其實是一個群體對另一個群體長期積怨的爆發。近年來,官二代、富二代的屢屢高調刺痛社會神經,擠壓公眾的生存空間,不斷突破公眾的容忍底線,因此每每當這個群體犯錯,總會被標簽化,使得司法與民意的關係糾結不清,怎麼判都將引發一場全民大辯論。這種衝動殺人的背後印證著怎樣的一個社會心理軌跡,民意與司法理性面前,應當怎樣平衡?本社匯選有關論點,供讀者參考。(評論員:季 實)
第二頁:“補刀門”堪比李剛門 案情持續發酵 第三頁:殺人動機實為滅口 “激情殺人”之謬
第四頁:“彈琴論”漂白藥家鑫 李玫瑾引眾怒 第五頁:藥家鑫案判死與否 司法對決民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