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正 山東威海 學生
再有十幾天就是“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高考了,近期暴露的高考加分制度上的問題又一次引燃了“高考”這個話題。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26日在教育部2009年第9次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教育部將進一步規範高考加分項目的設置,到底哪些項目可以加分,應該值多少分,都會進行進一步研究,同時明確嚴守標准,寧缺毋濫。
高考分數決定著考生未來的命運,它的重要性顯而易見,可是就是如此重大的考試,卻可以依靠“特權”輕易加分,如果高考也要被貼上“潛規則”的標簽,那中國的未來一代將何去何從?
筆者認為,高考設立的目的就在於公平地選拔人才,考生數量的龐大與高校招生人數有限性的矛盾,決定了不可能人人都有學上的現實,通過高考的選拔讓有能力的人優先得到教育。可是現有的不完善的制度讓很多投機取巧的人鑽了空子,同樣是十年寒窗苦讀,考生們最終卻不在一條起跑綫上。如果我們連最基本的公平就不能保障,那高考的公正性、權威性何在?考生的權益何在?
“浙江高考航模加分”只是衆多高考違規加分的一個縮影,此前湖北石首市的高考舞弊案由漢族改成其他民族的考生有25人之多,而且這些作弊考生父母均為官員;2004年在陝西西安,192個所謂的二級運動員被查出是假的;2006年湖南竟有上千個二級運動員是造假……如此衆多的例子說明高考加分的“潛規則”并不是偶然出現的,而是一個由來已久的問題。有專家稱高考加分是一種特權,加分的本質,實際上是犧牲多數考生的利益照顧少數考生,而權勢者子弟作弊的實質,則是以犧牲普通平民的公平為代價。高考一分之差,可能淘汰上千考生,10分、20分可不是小數目,它改變的不僅僅是一個考生的命運,而是成千上萬考生的未來。
高考加分制度的漏洞直接導致了衆多不公平事件的出現,已經嚴重背離了初衷,有人說要改革,也有人說要取消高考加分制度。在我看來,取消高考加分制度是不現實的,福建省人大代表不久前提出了取消高考奧賽加分,但由於遭到奧賽獲獎學生家長的抵制,取消和降低奧賽加分的政策最終沒能得到執行,取消一個加分項目都如此困難,更何況取消一個制度呢?朝令夕改只會引發更大的混亂。
因此,重點應該放在如何完善制度上。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表示,高考的加分或者降低分數,大體上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國家照顧少數民族、烈士子女等特殊人群,體現對他們的關心。另一種是為了不拘一格地選拔人才,體現對創新人才的傾斜,或者對於某些方面有特長的學生的照顧。
上海交通大學熊丙奇教授提出建立多元評價體系。這種多元評價的體系,包括學生在中學裡的學習成績,在中學裡特長的表現,參加各種各樣科研活動的表現,都作為一個指標對學生進行評價。就不是簡單地把學生的特長作為一種加分加在高考分數上,以此來淡化人們對加分的“趨之若鶩”。
不要為了加分而“加分”,我們更應關注的是學生的成長,綜合能力和個人素質的提升是比加分更有價值和意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