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26日電/2010年8月26日,是深圳等最早一批中國經濟特區30歲的“生日”。在這“三十而立”的節點關口上,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來自北京、廣州、深圳等地的多位學者,對中國經濟特區中發展最為成功、在國內外最為知名、甚至被譽為“中國模式”標誌之一的深圳特區 “ 把 脈 問症”,深入了解這個城市當前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嘗試尋找突破“特區困局”的道路與途徑。
特區不特
深圳的擔憂與焦慮
經濟參考報報道,三十年前,誰也沒有料想過,一個人口和自然資源都極其匱乏的小小縣城,竟會創造出人類發展史上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的奇跡,崛起成為一個全球矚目的現代化國際都市。然而,在建立三十周年的這一刻,在輝煌成就背後的深圳卻彌漫著一股焦躁不安和憂心忡忡的情緒,這是來自北京、廣州和深圳的經濟專家的一致判斷。
從最直觀的經濟數據上看,讓經濟特區一直引以為豪的“深圳速度”近年來在國內已毫無優勢可言。“天津近幾年來的經濟增長率每年均在 16%以上,深圳的生產總值年增長率大概是11%左右”,深圳市委黨校副校長譚剛坦言,“一個經濟特區沒有一定的經濟增長速度來支撐,那麼特區的優勢體現在哪裡,就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了。”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所宏觀經濟室主任黨國英表示,從要素配置的角度看,由於經濟特區是在計劃經濟時代下中國向世界打開的一扇獨特窗口,中央為此給深圳等經濟特區提供了一系列獨特的優惠政策,因此深圳相對國內其他地區在制度、資本、勞動力乃至土地開發等方面都有天然的優勢。然而,當中國經濟向世界全面開放之時,尤其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這種政策優勢已經逐漸蕩然無存。
“創造特區就是為了讓特區經驗給全國分享,總給某些地區特殊政策,別的地方還怎麼發展啊?”黨國英分析說,“從某種角度說,創辦特區的初衷就是為了讓特區‘不特’,讓全國來學特區。在中國全面走向世界之後,特區‘窗口’意義下降,這塊招牌現在已經不再包含多少政府資源,深圳必須跳出‘特區’思路。”
在記者的採訪過程中,最為令北京、廣州、深圳三地學者擔憂的,是身為改革開放標杆的經濟特區,近年來明顯出現了改革動力弱化、改革精神淡化、改革阻力加大的現象。
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副院長郭萬達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說,“過去改革的主要動力很明顯,那就是改變貧窮的狀況,現在深圳人均G D P超過1.3萬美元,很快就成為世界級的發達經濟區,那麼未來深圳特區發展的動力在哪?這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