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從十大振興規劃 看房地產的影子

http://www.CRNTT.com   2009-02-26 11:11:51  


房地產不入十大振興規劃,意味著甚麽?
  中評社北京2月26日電/《北京青年報》今天登出張天蔚的文章“一場信息泡沫戰背後的真實博弈”,分析“十大產業振興規劃”中沒有房地產業,但是與房地產業卻息息相關的背後信息。文章内容如下:
 
  直到昨天,國務院“十大產業振興規劃”終於有了明確的消息,繼此前已經公布的鋼鐵、汽車、船舶、石化、紡織、輕工、有色金屬、裝備制造等八個產業之後,電子信息和物流填補了最後的兩項空缺。 


  不過,媒體對“十大產業”的關注,始終聚焦於房地產行業能否最終擠入“十大”之列,即便是對其他產業的關注 
,也不過是分析哪個產業可能為房地產騰出一個名額而已。 

  如此局面,固然源於房地產行業始終都是百姓生活和輿論關注的焦點,但同樣重要的是,由於圍繞房地產行業聚集了巨量的財富和無數人的身家,因此,圍繞房地產行業能否進入“十大振興行業”的台前幕後,也就有著比其他行業更加複雜激烈的博弈。 

  官方正式消息公布之前,圍繞房地產行業能否搭上十大振興行業“末班車”的議題,媒體間展開了一場典型的“信息泡沫戰”。從2月上旬開始,便有媒體報道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已向國務院提交了房地產業振興規劃方案,隨之卻是城建部官員的出面否定;繼而,媒體引述“國家能源局人士”的說法,稱能源業的振興規劃已被房地產業有關規劃取代;“國家發改委人士”也向媒體“透露”,房地產業進入十大振興行業“已經沒有疑問”。在這個不斷複制、傳播的過程中,如此重要的信息,卻沒有一個可以追溯的明確源頭,各種身份含混且隱去姓名的“官員”、“人士”,發布著各種相互印證或彼此矛盾的信息。唯一可稱“權威”的信息,來自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成思危先生的一次內部講學。而在官方消息發布前夜,成思危先生接受電視專訪時澄清,他在內部講學中引述的信息,也是來自媒體的報道。作為已經退出領導崗位的學者,他“不能代表政府來發表任何說明”,媒體的報道和結論,是對他的講課內容的誤讀。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