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陳鑑林:香港須堅守審慎理財原則

http://www.CRNTT.com   2009-04-03 11:45:09  


 
  不過,政府審慎理財之餘,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投資監管機制卻滯後不前,削弱了金融中心的影響力和競爭力,抵消了審慎理財、巨額儲備的效用。雷曼迷債事件發生至今,目前只有五千多個苦主與銀行和解,相信仍有三萬多人苦無對策,Accumulator事件更是幾被遺忘。有關金融產品糾紛的解決進度非常緩慢,不但苦主深感不滿,更令不少投資者卻步,投資活動大為萎縮,政府在保護小投資者方面的介入遠比經濟發展來得淺而乏力。雖然,政府在預算案中提及開展優化本港金融監管制度的檢討諮詢及改善工作,卻仍未加緊整治本港“場外交易的衍生投資產品”的監管工作。預算案只是舊調重提研究和制定長遠策略,對當下苦主的協助措施乏善可陳。 

            金融監管機制要跟上 

  源於外地所進行的場外交易,因為境外監管限制,訊息混亂,小投資者勢孤力弱,往往是整個投資市場中最脆弱的一方。因此,港府和本港金融監管機構必須積極就此跟隨全球市場的做法,檢討如何進一步規範場外交易和投資產品銷售行為,務求確保適當的金融產品售予適當的投資者,這對於理順香港的投資秩序非常重要。配合“審慎理財”原則,完善投資監管機制將令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更形穩固。 

  立法會內近日屢屢出現粗言穢語,情況令人非常擔憂。粗言穢語看似跟經濟扯不上關係,然而一個充滿粗言穢語的立法議會,卻直接影響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形象。這些語言,不但無助於解決問題,而且嚴重損害香港的國際聲譽。當下經濟環境艱困,香港更需要以經濟發展為中心的和諧環境,同心應對。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