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發達國家欠債創紀錄 經濟復蘇不易

http://www.CRNTT.com   2009-06-20 12:06:02  


 
        政府負債救市屬無奈   明年全球經濟或陷通脹 

   廣州日報: 目前來看,發達國家一直實行的寬鬆的財政和貨幣政策,是緩解經濟衰退的必要手段,但從長遠來看,會帶來怎樣的後果?

  陳鳳英:金融危機後市場幾乎沒有投資,需要政府注資來激活,這完全是迫不得已。由此引起了債務的急劇增加,這導致未來很可能會出現通脹局面。現在大家最擔心的正是流動性過剩的問題,盡管目前還未出現,但未來肯定會出現,很有可能是明年。表象上看雖是通縮,預期卻是通脹。但出現滯脹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全球化形勢沒變,新興市場的長遠增長也沒變。 

  值得關注的是,匯率會出現無序調整的情況。這將導致大宗商品、礦產等資源及糧食價格的上漲,從而引起國際關系的緊張。 

  王勇:任何政策都是有底綫的。寬鬆的政策對於當前很必要。從目前來看,企業需要政府的資金投入,而銀行仍然惜貸,雖比去年有所好轉,但這一現象仍然存在,整個市場還不够活躍。這會促使政府進一步放鬆信貸及貨幣。 

  寬鬆的政策雖能在短期內產生效果,但也會制造中長期的問題。 

  例如,這會刺激人的投資欲望,導致投資總量提高大量借貸。銀行會因此放鬆審批,從而導致未來呆賬壞賬比例增加,對經濟不利。一方面,由於西方是高福利社會,過多的呆賬會使得政府負擔難以減輕。 

  高債務是危機的結果,在經濟復蘇後這一狀況能得到改善。但即使經濟復蘇,也需要經過較高的經濟增長,才能解決巨額赤字問題。 

  現在大家最擔心的是流動性過剩的問題,盡管目前還未出現,但未來肯定會出現,很有可能是明年。表象上看雖是通縮,預期卻是通脹。 

  解決赤字和債務問題會比以前更難,因為人們面臨的是金融危機加經濟周期的雙重困難,對未來不能太樂觀。 

  ——陳鳳英 

  危機何時結束?這才是關鍵問題。我認為,世界經濟在短期內復蘇是很難的。因為政府債務持續增加,反而會將危機拖長。解決債務上升的問題,一是實行通貨膨脹,增加貨幣發行;二是通過借債,進一步提高債務。這是一個矛盾。當矛盾累積到一定程度時,可能會導致社會福利受到衝擊,如在失業、老齡化等問題上,這會進一步增加政府開支,而由於政府增收又少,將使得其財政負擔進一步加重,由此陷入一個惡性循環。 

  ——王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