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警惕,水資源危機!

http://www.CRNTT.com   2010-04-02 09:55:11  


 
  20世紀30年代,剛從經濟危機掙扎出來的美國經歷了一場大旱,2/3的國土受到影響,沙塵暴席捲美國大平原。 

  上世紀持續時間最長的乾旱出現在非洲撒哈拉地帶,始於1968年,持續了近30年。1972年,一次全世界範圍的乾旱襲擊了大量產糧國,致使當年全球糧食總產量減少2%。 

  人類真正與乾旱進行“全球性”抗爭,正是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1972年召開了聯合國第一次人類與環境大會,不久成立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並首次把總部設在發展中國家(非洲的肯尼亞),其主要職能就包括抗旱問題。過了10年,大旱情再次肆虐全球,此後,局部地區的旱情此起彼伏。 

  去年8月,南亞印度遭遇大旱導致糧食產量下降。印度政府無奈之下,決定加大糧食進口,但又擔心國際投機客炒作,哄抬糧食價格,在對外公布進口採購時間表時十分慎重。印度和中國一樣,是個農業大國,一旦出現旱災就會影響到農業生產。就在5年前,印度已從“小麥出口國”變成了“小麥進口國”。 

  2006年夏天,英國遭遇了該國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旱情,英國環境署被迫頒布了為期6個月的法令,在旱情嚴重的英格蘭東南地區禁止一切非必要用水。英國東南部的薩頓與東薩裡水務公司,有權禁止洗車、為游泳池蓄水、用水澆灌花園及體育場地等耗水量非常大的活動。 

  中亞是傳統上的缺水地區,也是旱情多發地。哈薩克斯坦每3年中就有2年面臨乾旱的危險。據聯合國資料顯示,在2008年的旱災中,中亞和南亞有600多萬人口受到影響。吉爾吉斯斯坦戰略分析與預測研究所曾撰文說,世界上1/3的土地處於旱災的邊緣,其中中國的缺水情況最為嚴重。 

  我國乾旱面積約占47%,主要發生在西北地區的乾旱災害是我國最嚴重的氣象災害之一。中國歷史上,乾旱平均兩年一次。而在過去的一個多世紀中,影響較大的有1928~1929年、2000年、2009年等數次大旱,且旱情有向南方濕潤地區發展的趨勢[4]。 

  我國嚴重乾旱發生的記錄和規律 

  據資料顯示,已列入“世界100災難排行榜”的1199年初的埃及大饑荒、1898年的印度大饑荒和1873年的中國大饑荒都是因為乾旱缺水造成的,千百萬人死於非命。 

  全世界本世紀內發生的“十大災害”中,洪災榜上無名,地震有3次,台風和風暴潮各一次,而旱災卻高居首位,有5次,它們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