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警惕,水資源危機!

http://www.CRNTT.com   2010-04-02 09:55:11  


 
  最近,環球時報的一篇時評指出,GBN的報告是一些科學家通過對格陵蘭島冰芯樣本的分析,對歷史上氣候變化的情景進行了細致回顧而寫成的,具有一定的科學依據。一家美國商業機構7年前就注意到了中國的氣候變化,及其可能帶來的經濟及環境後果,這的確是個“驚人”消息。更值得我們深思的可能是,7年前,中國一些氣象專家就看了這份報告,國內媒體也做了報道,甚至部分氣象官員也收到了報告。對比之下,對氣候變化中長期的研究分析是我們的薄弱環節,而這就不僅僅是氣象部門一家的責任了。中國需要準確的氣象預報,更需要中長期的氣候戰略。最重要的是美國人為什麼如此重視未來氣候變化的大趨勢。他們不惜花費重金,研究氣候變化及其有可能引發的問題,甚至對遠在大洋彼岸的中國的氣候變化做出預測,這樣的戰略遠慮值得我們深思[13]。 

  水資源富裕的西南地區出現大旱,原因究竟是什麼?國家防總秘書長劉寧說:它和印度洋吹來的暖濕氣流以及北方低溫是有關係的。按照氣象專家的解釋,西南五省的旱情是大氣環流異常所導致的。因為今年冬天印度洋的海上溫度升高,而陸地上特別是我國北方地區氣溫下降,陸地上比較冷,海洋上比較暖,不利於海風的形成,也就不利於海上的暖濕空氣被輸送到大陸上來,從而導致了西南地區乾旱少雨的局面[14]。 

  我國北方地區氣溫下降導致南方乾旱,這一觀點認證了國外華人學者許靖華12年前的預測。許靖華的文章1998年發表在中國一級科學期刊《中國科學》(D輯),這樣重要的戰略報告為什麼被忽視? 

  當新聞媒體和政治家們向即將來臨的全球變暖災難開戰的同時,科學界本身對此問題還沒有達到一致。許靖華根據歷史上的全球氣候變化周期中人類社會發展的歷程,證明全球小氣候最適期(公元前2900—2200年,1800—1250年,700—60年,公元600—1280年,1820年—)人類社會繁榮發展而全球小冰期(公元前3400—2900年,2200—1800年 ,1275—700年,60—公元600年,1280—1820年)導致農業減產,饑荒和民族大遷移。許靖華尖銳地指出,也許當前最重要的任務不是用計算機拉模擬溫室效應對全球氣候的影響,而是進行水利和農業研究以確保不斷增長的人口的糧食供應[8]。這是科學家向人類發出的一次非常重要的警告,2007年世界糧食危機驗證了這一警告,西南乾旱又驗證了這一警告。 

  2010年初,罕見的低溫暴雪襲擊了北半球,全球直線變暖的理論遭到質疑。中國的全球變暖支持者在氣溫變化問題上強調人為的溫室效應,在乾旱問題上強調自然的致災效應,陷入無法解脫的自相矛盾之中,在重大災害預測方面無所作為,屢屢出錯。他們認為,人為變暖打亂了自然規律,長期氣候預測沒有科學根據。因此,他們忽視1998年許靖華的預測也就順理成章了。 

  究竟誰發現了規律,自然規律能不能人為改變,不在主觀的誇張,而在客觀的實踐。對涉及國家安全的重大氣象問題,必須實事求是地給與客觀的評價,1998年許靖華的預測必須受到相關部門的重視。 

  氣象戰略關乎國家的發展和安全[10],水資源危機的戰略地位值得關注!我們必須做好長期應對的準備。 

  參考文獻 

  1. 楊學祥。水資源危機為大城市發展亮起了紅燈! 2004-3-2《光明觀察》。http://www.gmw.com.cn/3_guancha/2004-3/2/996001.htm

  2. 天石,悠悠。亞洲未來十年缺水危機將逐年惡化 印度最為突出。2004年08月27日14時43分 來源:中國新聞網。http://news.tom.com/1003/2004827-1250410.html

  3. 責任編輯:顧頡。旱魔折磨東南亞經濟。2010年03月30日 08:17:57來源:都市快報。http://money.hangzhou.com.cn/news/content/2010-03/30/content_3207613.htm

  4. 大旱折磨全球1/3陸地(圖)。2010-03-28 03:19:00 來源: 華龍網-重慶晚報(重慶)。http://news.163.com/10/0328/03/62R637HA000146BB.html

  5. 旱災歷史悲劇。時間:2010-03-30 10:26:02 華媒網。來源:百度百科。華媒網 編輯:關宇玲。http://ccvic.com/jlb/jizheluntan/20100330/129074.shtml

  6. 楊學祥。未來旱災:2014年至2016年月亮赤緯角最小值時期。科學網。發表於 2008-9-16 20:13:41 科學網。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9197

  7. 壓龍。研究暗示氣候變化將成為未來戰爭的根源。20070710來源: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加工整理。http://www.chinainfo.gov.cn/data/200707/1_20070710_157896.html

  8. 許靖華。太陽、氣候、饑荒與民族大遷移。中國科學(D輯),1998,28(4):366-384

  9. 楊學祥. 地球供養不起資本主義. 2007-3-2光明網 - 光明觀察 -網絡評論.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3700

  10. 楊學祥. 全球變暖爭論與國家經濟安全. 2007-3-12光明網 - 光明觀察 -網絡評論.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3895

  11. 楊學祥。氣候恐怖主義能維持多久?光明網 - 光明觀察 -網絡評論.光明觀察刊發時間: 2007-3-20 8:19:37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4012

  12. 楊學祥。美五角大樓“秘密報告”與2010年中國氣候突變。2004-7-7光明網論文發表交流中心。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718

  13. 美七年前預測中國大旱 氣候研究戰略警醒中國。2010年03月29日 07:53 來源:環球時報。(責任編輯:袁志麗)http://civ.ce.cn/main/gd/201003/29/t20100329_21197374.shtml

  14. 印度洋暖濕氣流及北方低溫是造成大旱原因之一。2010年03月30日18:31 CCTV《面對面》。http://news.sina.com.cn/c/sd/2010-03-30/183119973058_2.shtml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