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刺激政策“退出”否,还看三大因素

http://www.CRNTT.com   2010-06-11 08:37:51  


孫立堅認為,刺激政策下半年“退出”與否,取決於三大因素。
  中評社北京6月11日電/鑒於中國正面臨著通脹壓力,有觀點認為中國刺激經濟的擴張性政策預期下半年退出。中國證券報發表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教授文章表示,刺激政策下半年“退出”與否,應取決於三大因素:

  一是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到位的程度或世界經濟復甦的程度。在目前由增長帶動就業和財富積累的發展階段,“退出”就意味著我們的投資能量可以通過民間的消費能力或外國的消費能量來加以支撐,否則,貿然的退出不僅不能抑制虛擬經濟非理性繁榮,反而會使實體經濟出現信心喪失而導致的大幅下滑的態勢,從而斷送了2008年下半年以來為了挽救經濟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目前的問題是應提高“救市”的質量——從簡單追求“量”的擴張盡快轉變成“為中國企業尤其是民營資本提供更多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機會和收入增長的空間,為社會大眾丟下‘後顧之憂’的包袱提供切實可行的公共服務機制,為解決貧富差距問題從而釋放出巨大市場所潛在的‘有效需求’提供富有智慧和膽略的改革嘗試”這樣“三位一體”的“質”的追求。

  二是取決於歐美國家“退出”的實際進展。跟同步降息救市一樣,同步升息的做法對中國來講也是成本最小的政策轉換方式。如果我們率先退出,不僅會因為當前人民幣升值預期的強烈和虛擬經濟相對繁榮等特征,加劇了短期資本大量流入中國而使我們單一的“退出”行動起不到收縮流動性的效果,而且也會因為這一錯誤的“信號”使得中國在世界經濟舞台上的負荷急劇增加。比如,出口自律、市場開放、價格放開的“訴求”會日益頻繁,而且遠遠超過現階段中國經濟正常運營所能承受的範圍。

  三是取決於實際通脹率和資產泡沫的惡化程度。這裡,不排除第三季度或第四季度通脹問題的嚴峻性和資產泡沫的惡性膨脹的不利狀況凸現。可以預計,屆時央行會不得不通過加息等來應對風險。因為那時經濟的主要矛盾是來自通脹、資產泡沫等方面更大的挑戰。即使退出所引起的“通縮”風險依然存在,但嚴重的通脹和資產泡沫現象會威脅到中國經濟是否硬著陸的問題。

  文章指出,如果我們現在能夠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步伐,拿出讓“金融資本”轉變為“實業資本”的智慧,這些內在矛盾完全可以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