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吳冠中:美術界是變形的妓院……

http://www.CRNTT.com   2010-06-27 08:48:34  


吳冠中作品
 
  首席記者 王晟

  時報訊 著名漫畫家華君武逝世之後,美術界再度傳來噩耗。6月25日23點52分,中國當代著名畫家吳冠中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吳冠中是20世紀現代中國繪畫的代表畫家之一,20世紀80年代開始,他不懈地探索東西方繪畫,實踐著“油畫民族化”、“中國畫現代化”的創作理念,《長江三峽》《魯迅的故鄉》等作品深入人心。

  “午睡前聽到這個消息,就睡不著了,心里實在難受。”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說,“前幾年就在說,如果吳先生沒了,中國美院就在北京少了一座藝術上的靠山,現在真的沒了,心里空蕩蕩的。”

  許江看過不少吳冠中的畫展,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四五年前在故宮辦的那次。“在午門上辦畫展的藝術家很少,那是個捐贈展,我才知道吳先生捐了那麼多畫,這是一個至高無上的榮譽。”也正是在那個時候,許江得知吳冠中罹患癌症的消息,但他沒有想到吳冠中會走得那麼突然。

  許江為此特意寫了一篇文章來悼念吳冠中,他寫道,“吳先生的藝術融通中西,是當代中國藝壇的奇觀。在中國水墨繪畫方面,他力求時代出新;在油畫等藝術形式上他戳力創造民族特色。這兩方面他都走得很遠,但在核心處卻又秉持中國人特有的‘詩意’和‘象心’來相通……吳先生的精神樸實高尚,是我們崇敬的一代師者。他一生捐出來的作品數以千百計,幾乎包括了他各個時期的精品力作。”許江說,吳冠中的繪畫早已在追求一種“意象”,“他畫一副鄉村的圖景,一定是把各地鄉村的景色化在心里表現在紙上,沒有一副是實景,為了表現星空下的瓜棚,他會在瓜棚下像蟲子一樣移動,體會那種視覺。”最後許江用了海子的一句詩來作為結束,“垂著穀子的大地上/太陽和肉體/一升一落,照耀四方。”

  “2007年我們請了吳冠中來辦個展,但是就有意讓他捐一些作品,但吳先生有顧慮,”許江回憶說,“去年浙江美術館建成開放,吳先生聽到這個消息,知道浙江有了存放他作品的條件,馬上給我打電話要捐贈作品,他說,這些作品是捐給母校、捐給故鄉浙江,希望在美術館保存。”許江說,吳冠中是江蘇宜興人,卻一直把浙江當作故鄉,就是因為母校養育了他。

  2009年12月,90歲的著名畫家吳冠中捐贈的56件作品和16件收藏品運抵杭州浙江美術館,將72件作品和收藏品捐贈給浙江省人民政府及母校中國美術學院,由浙江美術館永久收藏。

  包括油畫10件、墨彩畫29件、《漢字春秋》系列10件、速寫7件及吳冠中所珍藏的師友作品16件,以及關良、朱德群、李可染等人的書畫精品,甚至包括被他稱做“結婚證書”的恩師林風眠、陳之佛的結婚賀禮的畫作。

  今年11月,省政府、省文化廳、省文聯、中國美院等單位將在浙江美術館舉辦“中西貫中”吳冠中作品回顧展,“原來我們還打算多派些人陪著吳先生座火車來杭州,現在想想是多麼可笑啊。原來這個展覽是對活著的大師的致敬,現在則是緬懷。”許江打算屆時請一些國際漢學家和藝術研究者一起來研討吳冠中的藝術成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