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土地財富:遼寧動遷村少年殺人事件調查

http://www.CRNTT.com   2010-06-28 11:36:35  


 
  緊隨其後進來的村會計,從包裡掏出500塊錢遞給他,同時遞過來的還有另一張紙,“簽個字吧”。佟明勇說他於是開始犯起了糊塗,“剛才不是簽過了嗎?”得到的答覆是,“那是另一碼事”。佟明勇說他猶豫了一會兒,再次簽下了名字。

  與佟明勇不同,當劉鳳桐來到薛福利房間的時候,他認真看了一遍村主任遞來的那張紙。“村委決定將各戶口糧田之外的邊角餘料地向外承包,每畝每年4000元承包費,以3年為期。”先前彌漫在村裡的模糊傳言終於明朗化,“果然不僅僅是旅遊”。薛福利說,村主任百般相勸,同屋的兩人都猶猶豫豫簽了字,他選擇了拒絕。

  佟明勇還在琢磨到底“另一碼事”是什麼的時候,聽到了樓道里傳來的吵吵聲,“什麼邊角餘料,我看是都讓你們給吃了!”原來,村民代表趙憲俊憤然撕毀了這一紙協議。

  事情鬧到這個份兒上,讓代表們簽字自然是進行不下去了,公開翻臉的趙憲俊中斷了行程,連夜回了家。臨行前,他囑咐薛福利:“如果我出什麼事兒,你要替我報警,就是他們幹的。”

  這一夜,“誰也沒睡好,哪還有心思玩”。第二天,匆匆走完既定路線後,大巴車就開上了回程的路。把邊角餘料地向外承包的消息很快傳遍了街頭巷尾,小瓦村炸開了鍋。

土地

  邊角餘料地,只是莊稼人的樸素稱呼,其正式稱謂是機動地。在法律層面上,它本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為以後可能進行的調整而預先留出的土地”,但在現實中,除了村民們按人口承包經營之外的耕地,還有村裡無人耕種的荒地、溝渠,連同村裡的道路、水溝等,都屬於機動地的範疇。

  簡言之,在村民們的印象里,一切歸屬村集體的公共空間都屬於機動地。

  以小瓦村為例,按照前任村支書臧金國對本刊的介紹,全村1600口人,土地主要分為5個部分:村東有水田1100畝,村西有水田1400畝,村北和南山的旱田共270多畝,沈撫鐵道南有水田320畝,還有村莊包含的宅基地和道路。

  小瓦村到底有多少機動地?這是個沒有答案的問題。即便是做了32年村支書的臧金國也無法給出準確數字,因為“這些土地以前幾乎無人問津,也從來沒有政府部門來丈量過”。他告訴本刊記者,270多畝旱地一直未分配到戶,而是作為機動地向外承包用來蓋大棚和豬圈。除此外,在已經分配到戶的水田之中也含有大量的機動地,“總有些邊角餘料無人耕種,再加上道路和溝渠”,這一部分,僅在鐵道南的320畝土地中就有70畝。另有多名村民提供的數字,村東土地總面積為1567畝,除去1100畝分配到戶的承包地外,剩餘400多畝即屬於機動地。臧金國思考許久,最後給出的保守估計是:“1000畝總有吧。”

  這些機動地,“以前荒著也沒人要,有人想包的話,跟村裡簽個協議找會計蓋個章就行了”。30多年來,這一直是小瓦村最主要的集體收入來源,直到臧金國卸任的2007年,每年的收入也“不過三四萬元”。但現在,形勢大變,村民們誰也明白,“地就是錢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