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土地財富:遼寧動遷村少年殺人事件調查

http://www.CRNTT.com   2010-06-28 11:36:35  


 

競選

  村支書臧玉泉與村主任劉鳳桐在凶案發生的當天就被免職,臧玉泉被逮捕,劉鳳桐取保候審後就再也沒有在村裡露過面。與兩家親近的人,得知有記者前來都選擇了回避。流傳在村民們中間的“痛訴”大多很難具體證實,對老百姓來說,最有說服力的就是劉鳳桐後來退回給村裡30多萬元土地補償款,當然,還有去年開始徵地後不久,臧玉泉的伊蘭特換成了奔馳。

  在小瓦,臧金國或許是最不願意提起臧玉泉的人。他1975年當兵複員回到村裡時,正趕上“農業學大寨”,被組織看重當上了村支書,一幹就是32年。這期間,在他的介紹下,自己的侄子臧玉泉入了黨。2007年3月,又到了村兩委換屆選舉的時候,臧玉泉找到臧金國說,“你年紀大了,還是讓我幹吧”。

  這一過程,臧金國起初對我們的講述輕描淡寫:“村裡這些年一窮二白,讓給年輕人或許更好,我就主動退出了。”直到我們把從其他村民那裡聽到的描述再三向他核實時,他才勉強承認,“他的確曾向上面一些領導反映我有問題,大概是太想當這個書記吧”。這一交班過程並不友好,此後,叔侄兩人斷絕了來往。

  “以前誰願意幹這個啊!”被劉鳳桐接替的前村主任周書田說起那次選舉就抑制不住憤怒,“我生氣老百姓們看錯了人。”他是2004年當上村主任的,當時的選舉似乎波瀾不驚。小瓦村民按照居住片區分為前街、後街兩大部分,周書田當時是後街唯一一個候選人,與他競爭的前街候選人也不過一個,最後他順利勝出。

  但到了2007年,有意參加競選的人突然多了起來。雖然落敗的幾個人都否認他們當時已經預感到了村子要動遷的前景,但村民們似乎並不認同。有不願意透露的村民告訴我們,“你看看這幾個人,有誰不是消息靈通的啊”。在後街,劉鳳桐就是周書田最有力的競爭者,“劉家戶門大,他父親弟兄6個,我們周家獨門獨戶啊”。村民們介紹,甚至趙憲俊也有意參選,但考慮到趙家與劉家是遠親,為免分散劉鳳桐的選票,最後選擇了退出。

  這次換屆,在村民們記憶中,應該是小瓦村選舉歷史上競爭最為激烈的一次。他們誇張地描述,村裡在外做生意的人,“隔著800里地就有車來接了”。最後,全村法定選舉人1100多人幾乎全部參與了投票。落敗的參選者之一王光告訴我們,第一輪投票後,入圍的5個候選人不分上下,即便在第二輪投票中,屈居第二的他也只敗給了劉鳳桐100多票。“做鞋出身的”劉鳳桐如願當上了村主任,落選的王光和薛福利都不願再提及那次選舉,他們的自嘲倒是很一致,“不出錢不出力的,老百姓當然不選你了”。

  由於村支書候選人只需由村裡的黨員投票產生,臧玉泉所面臨的挑戰似乎更小些。高中畢業的臧玉泉在村裡也算是個有點文化的人,選舉前,他參加了鎮裡舉辦的一個農村基層領導培訓班,負責培訓班的鎮幹部正是他的同學。有此資本,臧玉泉順利進入候選名單。不過,他也用了點力氣,“給每個黨員發了兩條一米多長的大胖頭魚”。有知情者向我們講述了此後的決戰過程,5名候選人到鎮裡舉行第二輪投票,得票超過半數者勝出。上午的投票中,臧玉泉與其他兩人都投了自己一票,另外一人投給臧玉泉,還有一人選擇棄權,未分勝負。中午回家後,臧玉泉成功說服了那位棄權者,到了下午的投票中,他便成功得到了3票。“至於怎麼說服的,外人誰能知道呢。”

  村支書、村主任的權力到底有多大?當我們就這一問題向周書田求證時,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權力大小,就看你怎麼用了。我的辦法是,一概不用。”在第一輪徵地過程中,因為涉及土地少,周書田所能做的事,不過是“領著動遷組的人去找門,談價錢量土地那是人家雙方的事兒”。但到了這一輪,除去有據可查的承包地外,剩餘的機動地就成了村支書與村主任的權力舞台,若以每畝補償12萬元計算,這筆財富已足夠驚人。不過,他們並沒有完全拋棄中間人的角色。由於修路提前占地,佟明勇家的房子去年已經拆遷,動遷辦出價36萬元,他要40萬元,僵持不下的時候,臧玉泉找到他,以38萬元的價格買了下來,他後來聽說的結果是,臧玉泉得到的補償款竟是41萬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