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經濟轉型必須跨越五座山

http://www.CRNTT.com   2010-07-12 07:53:08  


中國經濟的發展模式與發展機制都在遭遇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戰
  中評社北京7月12日訊/中國經濟經過30多年的高速發展,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也積累了日漸尖銳的矛盾。金融界網發表北京邦和財富研究所所長韓志國文章表示,隨著這些矛盾的逐漸顯露,中國經濟的發展模式與發展機制都在遭遇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戰。這些挑戰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一是,中國經濟在長達30多年的增長中,始終也未能有效地建立起內需拉動型的經濟發展方式,投資拉動一直是經濟增長的最主要驅動力。在“政績GDP”為主導的經濟發展方式下,過度依靠投資拉動的結果就必然是不斷累積的重複建設與產能過剩,經濟無效增長的部分占整個增長中的比重不斷擴大的問題也變得越來越突出。 

  二是,由於市場化改革出現了明顯的延緩趨勢,因此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運行機制與經濟發展模式始終也未能有效地建立起來,相反,國進民退的現象卻日益突出,社會資源越來越大規模地向政府手里集中,行政配置資源的特征愈加明顯,市場配置資源的功能在不斷弱化,除了依靠日複一日的宏觀調控外,靠市場自身來解決經濟問題的環境與機制都基本缺失。 

  三是,中國經濟在資源配置上正日益走上一條與現代市場經濟背道而馳的道路。現代市場經濟中的資源配置,其主渠道與主機值都是資本市場,在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資源配置的主角都是股市而不是銀行,而中國經濟在最近10年的發展中,卻大大強化了銀行功能並同時弱化了市場功能,股市在相當大程度上成了“圈錢”的工具,其本身與生俱來的資源配置機制與資源配置功能都被不同程度地扭曲,使得資本市場在運行中缺乏應有的功能與效率。到今年一月份,中國銀行業的總資產已經達到了80.5萬億元,相當於目前滬深股市總市值的4.33倍。銀行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銀行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表明我們的資源配置機制離現代市場經濟正越來越遠,中國經濟改革與經濟發展的任務都同樣任重道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