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台灣經濟發展新戰略能否順利實現?

http://www.CRNTT.com   2010-08-14 00:09:57  


兩岸優勢互補,才能互惠繁榮。
 
  戰略內容

  2010年7月1日,台灣領導人馬英九和蕭萬長、以及行政部門負責人吳敦義等舉行以“台灣新契機、亞洲新時代”為題的記者會,正式提出台灣當局的“後ECFA時代經濟發展戰略”。

  (一)核心內容是借ECFA提供的經濟發展新契機開創台灣“黃金十年”的新時代

  在兩岸簽署了ECFA的基礎上,未來台灣經濟發展戰略是繼續壯大台灣經濟、加強兩岸合作、落實全球佈局,使台灣經濟“轉骨”變身,進行轉型與升級,開創台灣經濟發展的“黃金十年”。馬英九特別在新戰略發佈會上提出ECFA對台灣的意義是“跨出三大步,證明四件事”:ECFA是台灣突破經濟孤立的一大步;是兩岸經貿走向互惠合作的一大步;也是加速亞洲區域經濟整合的一大步。並且證明台灣當局對民眾的承諾都做到了:一是不開放大陸勞工也不增加農產品來台項目;二是照顧了台灣的弱勢產業、勞工以及農民,包括2萬多家中小企業,42萬多勞工;三是做到貨品與服務業的關稅減讓與市場開放,簽署了知識產權協議,並將投資保障協議列為下次談判的重要議題;四是做到了對等互惠,沒有傷害台灣的尊嚴。

  (二)組織架構是在戰略和執行層面分別成立“全球經濟戰略小組”和“全球招商專案小組”

  戰略層面,台灣當局在“國安會”成立“全球經濟戰略小組”,監督指導台灣經濟中的創新、投資及招商等工作,並負責規劃與其他貿易夥伴洽簽FTA等事宜。執行層面,台灣當局將整合研發單位的力量,在“行政院”組成“全球招商專案小組”,每季檢查招商成效,並控管重大的投資案。“行政院”下的“經建會”也成立“招商推動委員會”,作為招商的幕僚和總匯整單位,匯整投資計劃、招商流程和排除投資障礙事項後,提交“全球招商專案小組”。各“部會”也控管各自的招商計劃,並可通過每週的“政務會談”交換意見,重點是談招商。“經建會”還將“走出去”,到日本、新加坡、香港、歐美等地舉辦招商大會。

  (三)發展重點是“32項投資計劃”

  台灣當局目前將發展戰略重點放在推動32項投資計劃,具體是“愛台十二建設”、“六大新興產業”、“四大新興智慧型產業”和“十大服務業”。“愛台十二建設”內容包括:1、全島交通便捷網;2、高雄自由貿易及生態港;3、台中亞太海空運籌中心;4、桃園國際航空城;5、智慧台灣,包括文化創意產業、無線寬頻基礎建設等;6、產業創新走廊,將台灣分6大區塊規劃不同產業發展;7、都市及工業區更新;8、農村再生;9、海岸新生;10、綠色造林;11、防洪治水;12、污水下水道建設。“六大新興產業”包括:生物科技、精緻農業、醫療照護、綠色能源、觀光旅遊與文化創意產業。“四大新興智慧型產業”包括雲端運算、智慧電動車、智慧綠建築與發明專利產業。“十大服務業”包括:國際醫療、國際物流、音樂及數位內容、會展、美食國際化、都市更新、中文電子商務、教育、金融服務業、以及WIMAX(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forMicrowaveAccess,全球互通微波存取,是一種新興高速寬頻無線通訊技術)等。總的來看,這32項投資計劃可分為兩大部分,一是基礎建設,含軟、硬體建設,第二是台灣未來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興產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