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張鐵志:搖滾樂可以改變世界

http://www.CRNTT.com   2010-10-14 13:25:00  


 
  主持人:你這樣說,我有點好奇,關於社會責任和社會角色的問題,我們覺得他在唱歌,他在關心這些東西,是這些藝人都會有這種社會責任感存在,還是只有搖滾的歌手更在乎一些社會貧富不均一些問題。

  張鐵志:我覺得實文化人其實很多都關心時代的問題,有的是比較公開的方式,有的是隱晦的方式,文學,電影,藝術家都是這樣的,搖滾樂只是其中一種而已。這個倒沒有什麼太特別的部分,只是我的工作是把這一部分東西挖掘出來,然後做有系統的討論與思考。也許有人另外寫一本書關於電影政治,或藝術與政治等。

  主持人:我還有一個問題很好奇,關於這些搖滾歌手,您會一直喜歡他這麼多年嗎?還是比較喜歡老牌的。

  張鐵志:這個年紀比較聽比較老牌的比較多,很多專輯當時小時候覺得沒什麼意思,現在回去看才發現很多東西是有點意思的。例如一個樂隊叫地下絲絨,也是我後來慢慢喜歡的。

  主持人:您看到這種搖滾會覺得怪嗎?會覺得那種裝束,因為這本書裡面好象有一章寫到華麗搖滾。

  張鐵志:那一章特別討論性別認同之間的問題。

網絡時代,搖滾不死

  主持人:剛才一直說搖滾樂的發展,現在也提到流行音樂,是不是說商業,或者說文化工業這種東西對搖滾樂發展,起了一些比較阻礙性的作用,沒有讓它更好發展下去。我怎麼覺得現在搖滾樂沒有以前那麼多了?

  張鐵志:其實有,甚至反而更多,因為這個網絡的時代對於搞獨立音樂的人是一個最美好的時代,因為不用靠大唱片公司幫你流通,幫你散布信息。獨立音樂人有更多的機會讓你聲音得到傳播,過去沒有網絡,得花多大力氣去投資啊。現在一切都變得非常便宜了,回到商業體制的問題,其實搖滾樂不要天真看待它只有理想主義,其實它從一開始就是在一個商業體制中,所以有很多矛盾。搖滾樂或者電影也好,就是一個商品,商品就是一個要賣的東西,要面對市場的東西。所以它就是像您剛才說的文化工業的一種。

  今天好比我是個熱愛做音樂的人,我希望創作一個我自己想唱的歌,一開始不去想商業這些東西,當一旦進入商品體系就有很多矛盾。所謂地下另類的歌手,有些人一開始選擇一個獨立廠牌,有一天會暴紅了,沒辦法面對這種壓力,比如涅磐的主唱柯本最後走向自殺,當然他也有身體病痛的問題。但許多人會找不到自己的腳步,有些人經過調整之後,繼續專注於自己藝術創作,有些人開始隨著商業體制承載,開始享受成名滋味,開始為市場做音樂。也有一些沒有辦法面對壓力,就選擇比較灰暗的道路。我覺得這是很有意思的課題,特別你要做一個對這個社會有意見的歌手時,你面對商業要怎麼表達自己的聲音?每一個音樂人都有不同的方法去面對這個問題。有些人選擇獨立唱片,因為獨立唱片受到的限制不會這麼大。如果你在一個主流唱片,經紀人也好,業務部門也好,會一直跟你說這個會影響市場,動輒什麼都不能做。但也有人會覺得說今天在一個大唱片公司,可以更有影響力,更能表達我要表達的思想。比如有一個樂團The Clash是一個蠻激進的樂隊,但他們覺得可以通過大唱片公司幫他們具有更大影響力,當然每個人有不同的方式。

  主持人:我想起一個電影Almost Famous(幾經成名),突然感覺你跟主人公比較像,你們都是做樂評的。

  張鐵志:我覺得樂評每個人方法不一樣。

  主持人:張鐵志的寫法是怎麼樣?

  張鐵志:張鐵志也有好幾種寫法。首先我不是技術性的評論,比如這個人的吉他怎麼樣。我關心的是音樂對時代所產生的衝擊,反過來一個時代和文化對音樂有什麼影響。另外,對於台灣或者大陸的音樂人,我覺得了解創作者的思考是蠻重要的,所以我更多的是去採訪,去理解他的創作的思考和理念是什麼,再把它放在一個音樂環境的脈絡裡面來做我自己的分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