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在哈韓與哈朝之間

http://www.CRNTT.com   2010-12-11 09:49:48  


 
  可能現在還有人這樣,那天我們開討論會也說了,有一種是用意識形態取代地緣政治的幼稚想法,還有一種是把國與國的關系化簡成了私人與私人之間親朋好友的關系(笑),但國家與國家之間是沒有那種關系的。

  後面有一個大背景,我覺得丁力比較超前就在於這兒,地緣政治學應該以民族、國家為前提,在當代世界的體系裡,這個民族國家當然要替你的國民考慮,不要老替世界上地球那邊三分之二受苦的人民(考慮),人家沒有推舉你來考慮這個問題(笑),民族、國家,理論上這種種,主權在民,領導有這種正當性,那你就代表了這個民族、國家的利益,甚至還得考慮長遠利益、中期利益、短期利益,都要有判斷,不可能替地球那邊的人考慮別人的利益是什麼。

  所以民族國家體系預設了一個(准則),這個國家在行為中,你的行為是自立的,不能替我考慮,如果替我考慮,那可能是侵略,或者是外交陰謀。所以條約需要兩邊簽署,他們會認為你肯定有你的目的想要達到才會簽,不然你怎麼會簽呢?

  地緣政治學和民族國家的崛起有緊密的相關性,不再從意識形態角度考慮了,蘇聯固然不是老大哥,別的也不是什麼老大哥,你只有替你自己考慮。那就把中國置於研究中心考慮,(考慮)你的核心利益是什麼、邊緣利益是什麼。

  和此相關吧,我看有人寫過一個文章,他把中蘇之間的關系比喻成了宗主國和依附國的關系,從革命年代,五六十年代再到中蘇決裂,蘇聯對中國是宗主國,中國對蘇聯是依附國,他說的還比較靠近實際,過去我們老說,兩黨東西共產主義政黨,是兄弟(笑),毛澤東又說是老子黨和兒子黨的關系。這兩個黨實力不等,但是是兄弟關系,這是不可信的,它只能是一種不平等的關系,這種不平等的關系決裂以後,中國才贏得了外交上的獨立自主。當然,在那個時代,中國的國力還比較衰弱,所以談不上整體考慮中國作為民族國家在整個世界體系裡的作用、怎樣界定自己的利益(等問題)。

  實際上地緣政治學是一個跨學科的學科,跨的不只是那個詞支撐的“地理”、“政治”,還包括很多不同的學科在裡面,不是簡單的小小專科,而是一個跨越各種學科組合而成的體系,國際關系和你國內(政策)、和國家的性質都有密切的關系,在帝國時代,國家就是君主的私貨,高興了隨便送給誰一塊,但民族國家就不行了,構成要素包括領土、人口、主權,領土是不能隨便送給誰的。

  再就是有這樣一種定義,地緣政治學是民族國家的空間科學,民族國家必然在一個空間、一個範圍裡,要按學派來說,這是長時段的事實,上萬年也變化不了,中國在東亞,不可能到地球那邊去,你在這個位置,就要和周邊國家發生一系列的關系,丁力有一大突破,以中國為立場來看待世界體系。

  過去出過一些小册子來介紹地緣政治學,但他們都沒有這個意識,比如介紹一下地緣政治學是什麼時候起來的、裡面有幾個代表人物,但沒有主體意識,沒有把中國納入這個體系裡來考慮。

  主持人劉波:也就是說,這本書有一個很大的特點,研究的是中國的地緣政治學,中國的地緣政治處境,因為中國有主體意識。過去我們看到的地緣政治著作可能就是介紹國外研究的成果,不是以中國作為對象,作為主體的著作,但丁力老師的書裡有一半篇幅是用來介紹中國這個民族國家的形成過程的,您當初是怎樣考慮的?比如中國歷史上的春秋戰國時代以及宋遼金西夏時代,都把它作為地緣政治國際關系學的角度來考量,我覺得這個角度是非常新穎的,比如裡面談到範雎的地緣政治觀,這些都令人耳目一新,您是如何作出這樣的研究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