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在哈韓與哈朝之間

http://www.CRNTT.com   2010-12-11 09:49:48  


 
  丁力:王炎老師說的我非常贊同,首先我想回到現在談一下,在冷戰時期,中國、美國、蘇聯這三個國家,中國的意識形態是最濃厚的,美國的意識形態是最淡的,所以美國贏得了冷戰,這跟他們利用地緣政治而不是意識形態和另一個集團對抗有很大的關系。中國為什麼在五十年代遭受了那麼多苦難,在國際關系中也遇到了很多挫折,我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意識形態第一,而把地緣政治放到了另一邊。

  回顧中國歷史,中國整個國家的文明,包括在它泛泛而論的民族形成過程中,非常主要的原因是地理,地理對中國歷史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這是我們今天意識不到的,而沒有意識到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們生活在其中,包括中國2000年的專制體制,從秦始皇以後,這都是地理原因造成的。

  中原地區是平原,很難守住,所以總是有(來自)西北方強大的力量(侵襲),而且摻雜了游牧民族好鬥精神的力量來統治中原,一旦統治中原,它的地理(情況)就導致了整個中國其它地方很難守住。所以中國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對外部開放,但對內部是封閉的,一旦建立了強大的統治,就很可能統治全中國,一旦統治倒閉了,就混亂、戰亂,很難(同時讓)幾個割據又穩定的政權存在。

  主持人劉波:剛才王老師說了,我們國內對地緣政治的研究受意識形態影響比較重,您如何評價現在國內研究的現狀?現在國內左右兩派的論爭比較激烈,一般左派會從傳統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方面(研究),但右派在很多方面和美國價值觀是非常近似的。這本書其中一個很大的特點就在於丁老師沒有陷入這種意識形態的窠臼,很難說他是左派或是右派,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王炎:剛才說到因為意識形態的影響而損害了自己民族國家的利益,意識形態利益往往是虛假的利益,不是真實的,你說的這個在地緣政治學裡也有反映,比如華萊斯坦的世界體系理論,從馬克思那兒來,他把世界看成一個大的經濟系統,以這點來接受馬克思的影響,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他認為世界經濟體系是最重要的,形成了中心和外圍的關系,這在中國左派裡有一些人也(附和),不過立足於現實,假如有一個人說“我是美國的價值觀”,我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可能是“我是美國人,我是站在美國利益上思考的。”還有一種是“我是美國的價值觀,他怎麼看待別的國家,我也怎麼看待,包括美國。”(笑),這你就很難說他是左還是右了。

  地緣政治,比如斯大林,斯大林原來割走了中國的外蒙古,是社會主義陣營的領袖,如果中國人說“我也是社會主義者,像斯大林這麼思考問題,再把外蒙割回來”,在地緣政治裡,意識形態的色彩幾乎沒有了,而是看長遠、現實的地緣環境對你的國家的制約,看你怎麼維護國家民族的利益,如果所謂左派,那是這個意思,我剛才也想講這點,民族、國家的利益在哪兒,誰來界定民族、國家的利益?既然國家的主權在民,那是和全體人民利益都相關的,但誰來界定?假如你認為你不是一個當代意義上的民族國家,而是世界革命的中心,一天到晚輸出革命,那輸出革命就是你最大的利益,可能你希望明天全世界都革命了。有一個時代,至少很多中國人都那麼想,那可能是一種左派思維。

  但要從現實主義考慮,你只是衆多民族國家裡的一個,人家沒讓你去輸出革命,人家並不歡迎你去輸出革命,那你提什麼輸出革命,你只能考慮這960萬平方公裡之內人民生活的幸福、長遠的利益,而不要代他人思考這些問題。

  當然,要從學術爭鳴來說,有些人那麼想問題也無所謂,但更多是要立足於當下的世界現實、中國現實,比如也有一些從理論上批判民族國家的,但批判完以後又怎麼樣呢?出國還得要護照,你說你是世界公民,但沒人相信你。比如毛澤東,有人說他浪漫主義、烏托邦,但他作為政治家,在關鍵時刻的自覺還是有的,1967年上海要成立“上海人民公社”,他不同意,你叫“上海人民公社”,全國就得叫“中華人民公社”,中國叫中華人民公社,外國誰承認你?外國不承認你,那你的領土就成了無主領土了,誰都可以過來。後來就改成了“革命委員會”。也就是說,他有浪漫的一面,但也有腳踏實地的一面,領土都沒了,人口都沒了,當下中國還不是世界大同的世界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