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梁啟超一家三代的“失敗”與成功

http://www.CRNTT.com   2010-12-13 13:42:44  


 
  所以,儘管梁思成主張保留原汁原味的北京看來是失敗了,但保護擁有世界上最早的木結構建築群的奈良卻成功了。更何況,僅僅是一部《中國建築史》的傳存,也是梁思成作為學者的巨大成功。

  梁從誡的“失敗”可能是環保的“失敗”,因為他的環保理念在今天的中國並不受歡迎,很多人視他為“不受歡迎的人”。他是一位執拗、脾氣火暴,不撞南牆不回頭的老人。梁從誡所秉承的是其父親梁思成的理念,要建設城市、發展城市,可以借鑒工業發達國家在城市建設中的成功經驗。100多年發達國家城市建設的經驗告訴我們,工業發展必然會帶來嚴重的污染問題,為什麼我們不能事先防止呢?

  然而,梁從誡和其父的理念很多人難以接受,因為這可能減緩發展的速度。也因此中國還是在重複先發展和污染,後治理的老路,而且污染後肯不肯治理,能不能治理,也還是個問題。

  當然,梁從誡本人的許多做法也是很多人難以接受的。例如,使用朋友淘汰下來的打印機、文件櫃、保險箱,從垃圾堆里檢家具,用廢紙製作名片,出行時一直騎一輛老掉牙的自行車、自帶餐具等等……這一切與今天的大興土木,並且是強拆大拆是多麼的格格不入。

  梁從誡的患病也可能是其環保理念“失敗”的一部分。他一直呼籲增寬北京自行車道,然而,這與汽車工業是中國GDP的另一根支柱的理念相違背,富起來的人也不會贊同抑制汽車發展的政策。由於汽車越來越多,在騎車沒有安全感的北京,年已七旬的梁從誡在2006年騎車遭遇車禍。這次傷害使得他出門越來越少,臥床不起。不便行動的生活方式,也可能加速了他的老年痴呆症。因為,老年痴呆症的流行病病因之一,就是缺少活動會誘發和加重該病。

  儘管今天梁從誡的環保行為可能是一種失敗,並且,現階段環保在中國是一場難以打贏的戰爭,但是,梁從誡及其“自然之友”種下的環保理念,則可能在未來獲得成功。只是,這需要時間,而且這樣的成功不會只是屬於梁家,而是屬於所有中國人。

  (作者张田勘是北京的科學作者、獨立學者 來源:新加坡聯合早報 2010-12-13 原題:梁家三代的“失敗”與成功)

鏈接:梁啟超祖孫三代知識分子的中國命運
 
作者:胡佳恒 2010/12/06  來源:《作家文摘》 

  梁從誡很久沒有動過他那輛英國藍苓牌自行車了。這輛老爺車窄窄的車輪,碾壓出他後半輩子的人生軌跡,無論是用9個月跑完大陸第一個環保NGO的組建手續,還是出席大大小小的政協會議,他都騎著黑色老爺車上路。如此輕車簡從,以至於政協會議的門衛不相信眼前的老頭就是第九屆全國政協常委,大陸民間環保領袖,不讓梁從誡進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