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袁偉時:文化保守主義不可取

http://www.CRNTT.com   2011-01-04 12:41:50  


 
  子雲:我發現這種獨立性都是非常功利的,如果沒有國家危機,比如說現在是和諧社會了,是不是這種獨立性就不必要了?所以這種獨立性是不是很不徹底?真正的獨立性要從宗教中來或者是從其他哪兒來?

  袁偉時:這個獨立性是隨著工商社會和市場經濟的發展自然產生的,它不一定要有宗教背景。這是市場經濟的一個特點,它的主體必然是自由的,是有自己的權利的。有些人提倡要有宗教,我始終不接受這種觀點。

  相信法治,相信我個人的尊嚴和應有的權利,那個時候你的獨立性就出來了。整個政府的組成應該是主權在民的,政府是應該為公民社會服務的。在這種情況下,批評監督政府是公民應有的權利。這就沒有什麼功利性的問題了,這個是一個很自然的,從各個方面,從法理的角度,從社會組成的角度,從人格尊嚴的角度和道德規範的角度,從各個層面來看,都滋生了獨立性。

儒家傳統的獨特價值是什麼?

  子雲:這個問題是想要問您和杜老師的,可惜杜老師時間不夠。杜老師講到儒家的核心價值,我認為有些價值是有道家、佛教和基督教都具備的,我想問的是,儒家區別於其他學派的獨特價值是什麼?

  袁偉時:我想是這樣,三綱是很獨特的,是從先秦儒家君臣父子宗法等級觀念發展出來的。除了三綱等級森嚴的宗法制度以外,華夷之辨也是很獨特的,發展到後來是天朝心態。這兩條是儒學的基石。此外儒家還有什麼獨特的東西?這需要認真地在學術層面上探討。

  儒學宣揚者時興吹捧五朵金花:

  1.天人合一。

  2.民貴君輕。

  3.浩然正氣。

  4.和為貴。

  5.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都是好東西。但是,都面臨兩個問題:

  第一,不能增字解經。這是嚴肅研究古代典籍的大忌。至於“六經注我”,那是利用經典而已,屬於另外一個範疇。

  第二.要證明這一個觀念在其他文化系統裡面是沒有的。此外,能不能把這些觀念誇大為解救世界的良方?

  例如,天人合一按董仲舒的原意是天人感應。時賢把他說成是環保先知,如地下有知,他必然連聲說:“不,咱編造那一套,想的是提醒皇上謹慎施政;生逢盛世,舉目山清水秀,空氣清新,要費閑心去管嗎?”

民貴君輕是可貴的。但為什麼發展不出現代民主?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學而》)古今學者的研究早就說明,這個與“禮”連在一起的“和”,與一般所理解的和氣、和睦、和善、友好有別,指的是作為宗法等級制的“禮”應該嚴格遵守,合乎度,不能越分。這個千年學術定論當然可以推翻,但冀圖推翻者必須拿出經得起反駁的論據。望文生義,把它解釋為中國傳統文化有特別重視和諧的傳統,如果是學術圈外人士,不過是“六經注我”又一例。擺出學者的架勢這樣說,就是笑料一樁了。

  其實,從思維方法看,這些說辭走的是19世紀一些人把什麼都說成是中國固有的“西學中源”說的野路子。當時這樣說,意思是“禮失求諸野”,為學習西方開路,用心良苦。現在走老路,卻是為民族自大張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