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袁偉時:文化保守主義不可取

http://www.CRNTT.com   2011-01-04 12:41:50  


 
儒學會構成中國走向現代的阻礙嗎?

  子雲:因為袁老師你一直覺得創造的源頭在於自由的制度。回到我剛才講到的問題,我們現在像復興國學,由於政府介入太多,這個是不是你擔心的?比如說我當時在對話的時候講到了,你可能不擔心過於美化,是不是擔心國學、儒學背後占的國家政權?

  袁偉時:對,現在的國家需要監督,政府需要監督,需要批評,就是說一個公民需要有自由表達權。按照官方的說法,知情權、表達權、參與權、監督權,這個都是現代公民應該具有的權利。假如政府支持一種意識形態,將公民的手腳捆綁起來,限制這些權利的使用,我認為對中國社會發展很不利。

  子雲:所以我想你和杜老師關切的還有一點分歧。杜老師是從全球視野考察儒學發展,他覺得儒學發展有三個階段,最開始是從魯國到了整個中原大地,從中國又到了整個東亞區,他覺得現在儒學的發展可能要走向世界,他講到東亞幾個國家在走向現代的時候儒學並沒有構成阻礙,事實的確如此。您是不是擔心對儒學傳統過度的追從會妨礙我們走向現代性?是不是說這種擔心只是在我們中國目前的狀態下才有阻礙?而在東亞國家或者是其他國家都不具有這種阻礙?

  袁偉時:不對。因為有一些人,70年代、80年代一直在鼓吹儒家資本主義,說四小龍是儒家資本主義,現在證明都是錯的。這些受儒家文化影響的國家或地區要走向真正的現代社會是要付出很大代價的。其中所謂儒家資本主義可能走得最快的就是日本了;除了經濟上採取市場經濟的制度以外,在教育上、思想道德上是用天皇的敕令灌輸儒家的那一套,再加上制度選擇的錯誤,結合起來就變成了發動戰爭侵略的罪魁禍首。儒家思想成了日本轉化為軍國主義的基石。其他所謂的儒家資本主義要走向民主社會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子雲:杜老師也講到了日本僅僅是經濟上的自由,在政治上是不自由的,在政治上使用專制王權,結果就走上了軍國主義,在德國就都向了法西斯主義。“二戰”到現在60來年了,“二戰”後天皇的政治權力是完全虛化,現在它是不是比較順利地走上了新的道路了?

  袁偉時:天皇的權力是完全改變了。但是其他的國家韓國、台灣要走向民主,都要付出很多的代價,就是為儒家付出代價,所以儒家資本主義是不確立的。

  子雲:那他們還會舉一個成功的例子,比如說新加坡?

  袁偉時:新加坡也沒有完成現代化。70年代杜維明就到新加坡講儒學,但是近年來他反過來批評新加坡了,所以我反而感到杜維明當年站得不高。所以我今天花很大的力氣講全球化的階段知識分子怎麼看,我認為杜維明他們看得不遠,沒有看到全球化時代的思想文化發展的特點。我經常講這個問題,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還要吃苦。就是說現在知識階層不要說我就接受儒家文化,我要為儒家立言,那很狹隘了,應該是接受所有的思想文化、一切優秀的文化,然後在一個自由的環境下出現21世紀的新的孔、孟、老、莊,在世界範圍內形成新的有影響的思想家、政治家、大學問家,那個才是人類所需要的。

  究竟儒家思想會發生怎樣的作用?這個要在自由競爭裡看,現在不知道,要看將來能夠出現什麼樣的人。中國有沒有哲學家、思想家能夠提出影響全世界的理論?不知道。法國出了很多思想家,影響了全世界。中國將來怎麼樣?不知道。所以說眼光要多著重於我們的制度建設。我認為有些自由主義的學者對一些歷史現象的概括很不貼切,將很多負面的東西作為正面的東西來宣揚了。比如講梁啟超在辛亥革命後重新認識傳統文化的作用,其實那時他附和康有為組織孔教會,要求把孔教定為國教,在他起草的憲法草案中規定:“中華民國以孔子教為風化大本”,梁啟超誤入歧途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