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 
2010年中國那些不知下文的新聞

http://www.CRNTT.com   2011-01-11 14:29:29  


 
真相與距離

  這是新聞,這是2010年的新聞,這是已經從我們視綫裡消失了的新聞,這是依然在刺痛著我們的心房,烙入我們腦海裡的新聞。

  這是我們的父老鄉親,這是我們的兄弟姐妹,這是我們花骨朵般燦爛的孩子!寒流已經來了,這個冬天特別冷。那些一夜之間永失我愛的人們啊,你們還好嗎?廢墟上的新房,快搭好了嗎?心裡頭的創傷,快撫平了嗎?

  還有那些以狂飈般的速度捲入公共領域,在短時間內掀起狂瀾,迅即又以同樣的速度遽然退出公共視野的事件。

  陰謀與黑幕共存,口水與淚水齊飛。真相未明卻塵埃初定,只剩下一地雞毛與未幹唾沫。3Q之爭,二奶之戰,我們依然不知道究竟是誰在侵害用戶利益?誰在違背商業倫理?誰又在緊鑼密鼓穿針引綫,幹著商業資本與權貴結盟的肮臟事?無處不在的權力之手這次又隱身在何處?又是誰的白手套在風中飄?我們只知道小兄弟在前面衝殺,大佬在後台喝茶。

  還有那些永遠做不完的局,永遠打不完的假。汪輝“造假”迷局,唐駿“讀博”事件,還有那曹操墓真偽的衆說紛紜。種種羅生門,倏忽而來,又倏忽而去。帶來了的漫天疑雲,留下的還是霧裡看花。

  是什麼在讓這些新聞成為2010年的失蹤者?是什麼讓探求和接近真相的過程總是戛然而止?

  是誰在加速我們的遺忘?又是誰在幹預我們的記憶?

  我們看到了公權力的驕橫不法。我們追溯的信息鏈條,總是在最密集的環節,齊刷刷地斷掉。我們關注的公衆事件,總是在最緊要的時刻,進入時間停滯的黑洞。

  我們看到大衆認知的審美疲勞,新聞門檻的不斷提高,越來越殘酷無情的傳播規律。我們總是忍不住會想起那個著名的問題,“如果我們的苦難,單調和貧乏得連故事都沒有了,那該怎麼辦?”

  我們看到了注意力的轉移,消息源的關閉。

  我們看到我們的內心疲憊,看到苦難總是無邊無際,看到罪惡像洪水泛濫。我們的淚水流了再幹,我們的心軟了再硬,我們的態度從冷漠到麻木。

  我們忍不住會想起那個著名的寓言。想起那個在沙灘上來回奔走,將退潮後陷在沙坑水窪裡的小魚,一條條奮力送回大海裡的小男孩。你救不過來啊,你能救多少條小魚呢?是啊,這條算,這條也算,還有這條……

2010:失蹤的新聞。

“李剛門”裡靜悄悄 

  “一切賠償費用為46萬元,並以陳家人放棄民事訴訟權利為代價。”

  在10月輿論銷聲之後,無論是遇難者陳曉鳳的家人,還是肇事方李啓銘、李剛一家,均不見蹤跡,獨留下“我爸是李剛”這句流行語喧囂於網絡。

南都周刊記者_黃修毅 河北保定、辛集報道

我爸是李剛

  2010年10月16日晚,一輛黑色邁騰轎車在河北大學校區內撞倒兩名女生,造成一死一傷,司機李啓銘不但沒有停車,反而繼續去宿舍樓接女友,返回途中被學生和保安攔下,他的一句“我爸是李剛”,迅速成為網友和媒體熱議的焦點。後經證實,李啓銘的父親李剛是河北保定市北市區公安分局副局長,“我爸是李剛”迅速成為2010年網絡最火的流行語。

  關鍵詞:我爸是李剛 7,660,000 條(注:本專題搜索量條數均截止於2010年12月21日下午6時)

“我從我媽肚子裡出來的時候,就辛集辛集地這麼叫了。”這是河北大學交通肇事案遇難者陳曉鳳,身前在參加學生會宣傳幹事選舉時的自我介紹。辛集,河北省一個縣級市,曉鳳的家,就在辛集下屬位伯鎮一個小村落——南四什村。

  12月的寒潮,沒有放過華北平原上這個荒疏的村落。在簡樸的院子裡,當陳曉鳳的父母見到遠道而來的記者時,一臉詫異。陳曉鳳的父親、老實巴交的陳廣乾袖著手呆立門口,一時不知說什麼好,只管側身讓來人進屋,把北風關斷在門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