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失衡的廣東學“慢跑”

http://www.CRNTT.com   2011-04-30 08:33:34  


 
世界最早的綠道

  “綠道”思想的源頭可以追溯到美國景觀設計大師弗雷德里克.勞.奧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1867年完成的作品:波士頓公園系統規劃(Boston Park System)。其設計理念是:改良美國城市環境,在都市之中保留、恢復自然,以期實現人與自然在城市工業社會之中的和諧關係。該規劃將北國東部城市波士頓的四個大型公園以及其他的綠地系統聯繫起來,長達25 公里。

  全球綠道縱覽

  美國東海岸綠道

  從美國北部的加拿大邊境延伸至美國南部佛羅里達州,全長約4500公里,是全美首條集休閑娛樂、戶外活動和文化遺產旅遊於一體的綠道,連接了兩個國家、15個州、1個特區、23個大城市和122個城鎮及重要的州府、大學校園、國家公園、歷史文化遺跡。美國綠道建設的要求是:所有居民都應能在15分鐘內從家或工作場所到達最近綠道。

  英國倫敦“綠鏈”

  1929年,英國大倫敦區域規劃委員會制定了《倫敦開敞空間規劃》,引入了綠化隔離帶概念。1976年後的倫敦規劃繼承並發展了“綠道”理念,並將該理念加以延伸,形成包含不同類型的綠色通道組成的“綠鏈”(green chain)理念,其目的除了保護大多數開敞空間之外,還重視開發這些綠色通道的旅遊休閑潛力。

  德國魯爾區

  為改善舊工業區及舊城區的城市形象和提升居民的生活質量,德國魯爾區將“綠道”建設與工業區改造相結合,通過7個“綠道”,將原本臟亂不堪、破敗低效的工業區,變成了一個生態安全、景色優美的宜居城區。目前,魯爾區已成功整合了區域內17個縣市的“綠道”,並在2005年對該“綠道”系統進行了立法,確保了跨區域“綠道”的建設實施。

  法國盧瓦爾河綠道

  法國盧瓦爾河流域綠道法文名稱“La Loire à vélo”,意譯即“騎自行車的盧瓦爾河”。此“綠道”位於法國中西部地區,全長近800公里,橫跨法國盧瓦爾大區和中央大區兩個行政大區、6個行政省、8個大中城市以及1個地區級自然公園,沿途設有14個自行車租賃和維修服務點,150個可接待自行車的餐飲住宿點,集休閑娛樂、戶外活動和自然文化遺產旅遊於一體。

廣東省副省長:十二五末綠道網將覆蓋全省

  作為珠三角綠道網建設的主要負責人,林木聲副省長有著22年的綠道情緣。

  1989年,時任廣東團省委副書記的林木聲帶領他的團隊應邀赴美進行單車游。“當年,美國的高速公路四通八達,比中國先進很多。同時,美國還有一條慢行系統。我們沿著這條慢道,花了一個半月時間,騎單車橫跨美國大陸,從東海岸到了西海岸。這次游歷給我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印象。”

  “何時中國也能有這樣一條慢行系統?成為我當時內心深處的期盼。22年後,在珠三角的大地上,終於可以實現當初的夢想。”林木聲對《中國經濟周刊》深有感觸地說。

  “讓珠三角慢下來”

  林木聲說,建設綠道網有“三個重要”:落實珠三角規劃綱要的重要內容;改變珠三角形象的重要窗口;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

  早在2008年12月,國務院批准廣東實施《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這是珠三角在新時期轉型和發展的綱領性文件之一。規劃指出,珠三角在經濟獲得高速發展的同時,面臨一些挑戰,如土地開發強度過高,能源資源保障能力較弱,環境污染問題比較突出,資源環境約束凸顯,傳統發展模式難以持續。

  “生態方面將往哪個方向發展?如何改善老百姓的生活環境?”林木聲說,“從這個意義上說,做綠道網是落實《規劃綱要》的一個重要內容。既是中央的要求,也是珠三角發展到現階段的內在需求。”

  林木聲向《中國經濟周刊》分析,珠三角發展到這個階段,需要加點什麼?經濟發展要加,基礎設施還要繼續建設,但更重要的是要加點生態的東西,加點環保的東西,加點和改善老百姓感受直接相關的東西。

  “其實,從一定意義上來說,這也是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體現。珠三角經濟發展如一列快速奔跑的列車,如果不用慢的元素去中和,這列列車注定是難以持續的。一張一弛謂之道,有快有慢,才能達到和諧統一。綠道網就是要讓珠三角慢下來,獲得自身的平衡與和諧,保障今後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