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辛亥後人:從貴胄走向平民與政治漸行漸遠

http://www.CRNTT.com   2011-06-14 15:20:22  


 
  要文鬥,不能武鬥

  由於父親和兄長忙於革命,黃一中較早地成了家里的當家人。他擔心父親的安危,在家要照顧祖母、母親和小妹。抗戰爆發後,黃一中把一家老小帶到了重慶,並設法維持一家人的生活。他先後主持了母親廖淡如和“廣東媽媽”徐宗漢的後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黃一中在上海民政局工作,一家人則生活在蘇州。黃力工在蘇州出生,念完了小學和中學。

  1959年的一天,黃一中從上海返回蘇州的家中,他找兒子談話,聊到了辛亥革命。

  那時,黃力工被報考的清華大學拒錄,只收到了南京動力學院的錄取通知書,這讓學習成績在學校名列前茅的黃力工非常詫異。

  黃力工是老師眼中的尖子生,志在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但清華沒有把綉球拋給他。張家口一所解放軍外語學院,也准備招收他,但這個希望也落空了。空軍來招收飛行員,體檢後剩下7個人,到了南京只剩兩人。又經過一輪競爭,只剩黃力工一個,但他還是沒被錄取。

  黃力工不清楚自己未被錄取的真實原因,但他打算放棄南京動力學院,再考一年。

  那是個以服從為天職的年代,而且黃力工出身特殊,不合常規的舉動有可能引發一場風波。父親反對黃力工的決定。

  於是,父子之間第一次正式談到了辛亥革命,談到南京是辛亥革命後臨時政府所在地,祖父在那裡擔任過陸軍總長。

  在父親的勸說下,黃力工到了南京就讀,沒過多久收到父親的來信。父親鼓勵他好好學習,並援引“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這段名言激勵他。父親還在信里說,“你是我們家的長子,因為我政治上的問題,影響了你的入學。我很抱歉。但這個政治上的問題,我沒有錯,只不過因為碰到了政治運動。”

  黃力工這時候才明白,他之所以沒被清華錄取,是因為政審沒有合格,父親在單位被打成了右派,但對組織上提出要求,向家里隱瞞了。

  母親曾經受過刺激,這也和政治運動有關。“建國後,搞運動,土改、肅反、三反五反。我母親好強,受不了,精神上受過刺激,在上海住院很長時間,後來好了,但還是不能受刺激。”黃力工說。

  由於財政緊張,動力學院辦不下去了,黃力工讀了三年就提前畢業,被分配到一機部,來到北京。沒多久,中央領導人提出中央機關搞“三三制”,就是三分之一在崗位上做工作,三分之一派下去調研,還有三分之一接受改造和培訓。黃力工成為需要接受改造和培訓的一員,先是到了太原,不久後又到了江西的一所幹校。

  勞動改造了兩年多。有一天,黃力工突然接到通知,“開會”,開會是個好的待遇。會上,軍代表說,“你們以前援助馬里和阿爾巴尼亞的項目沒做完。”黃力工參加了這個項目,所以開會有他的份。

  一番討論後,由於“祖國的需要”,黃力工等人奉命離開江西,來到上海。這段經歷令他感慨:“那時候,沒有選擇權,人的尊嚴也沒有。說你不行,需要改造,學習,天天思想匯報,卻還要讓你做技術項目。人,怎麼忍受這些事情?”

  黃力工回到上海從事技術援助項目時,他年近70歲的“右派”父親黃一中在上海的農場接受改造。

  找到父親接受改造的地方並不容易,黃力工費了不少周折。到了地點,一個造反派頭頭擋住了他,“你有什麼事,跟我說就行了。”黃說,“這些事跟你說不著,我要見我父親。他被判刑了沒有?”

  造反派頭頭說:“沒有。”黃說:“合法的公民,為什麼見不著?”

  經過這番交涉,過了二十分鐘,兩個紅衛兵押著父親走了進來。

  看著父親蹣跚的腳步,黃力工很難過,但他安慰父親,好好地在這里改造,事情會得到合理的解決。

  父親很快又被帶走了。黃力工決定告誡造反派頭頭,他怕他們胡來,“這是辛亥革命的後人,這是對國家有用的人。”“辛亥革命的時候,我父親雖然年紀小,但在這個過程中也受過苦難。顛沛流離,四處逃亡。你怎麼可以對他這樣?你一定要聽周總理的,認真地執行政策。要文鬥,不能武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