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印度:陌生的鄰居(上)

http://www.CRNTT.com   2011-07-02 10:31:42  


 
國家的寵兒 

   毫無爭議地,拉吉夫.甘地接過了尼赫魯家族的權杖。他接管了母親的辦公室,帶領國大黨英派籌備大選。1985年大選如期來臨,國大黨英派贏得了人民院542個席位中的408席,這是創紀錄的壓倒性勝利。即使是在1952年第一次大選時,早已被神化的尼赫魯也未能達到此等高度。印度人再一次選擇了尼赫魯的血液。

  拉吉夫.甘地是英迪拉和費洛茲的長子。他在劍橋念書時,結識了後來的妻子索尼婭.梅諾。畢業之後他成為職業飛行員。拉吉夫繼承了外公俊俏的面龐,也和理想主義者尼赫魯一樣,並不拘泥於常規,而是更熱衷浪漫。

  拉吉夫就職印度第六任總理的時候剛滿40歲。弟弟桑傑死後才進入政壇的他,議員履歷也不過38個月。雖然在母親的授意下,他作為國大黨秘書長在政壇嶄露過頭角並被指定為第九屆亞委會主席,成功籌辦了亞運會,代表印度參加不結盟聯盟會議及英聯邦首腦會議,可這遠不足以讓他掌控一個國家。這位老男孩剛過不惑之年,不似外祖父在這個年紀已經是全印政壇的核心人物,他的名字極少在權力中心出現,充其量只是一位“實習生”。

  可就是拉吉夫,這位在面對記者提問時還會臉紅的年輕總理,深深吸引住了印度民眾。在過去20年黑暗的政治漩渦中,沒有一位政客能和他相比,因為他從未捲入任何醜聞,也從未參與政黨高層的權力紛爭。在數月的觀察後,印度媒體得出的結論是,拉吉夫是個順服的年輕人,人們甚至贈予他“純淨先生”的稱號。“更重要的是,他靦腆的笑容讓所有人想起另外一個名字,賈瓦哈拉爾.尼赫魯”。當年甘地評價尼赫魯的那段話再次浮現“他的純潔如水晶通透,他的真誠淩駕一切懷疑。他是無憂無懼的騎士。在他的掌控下,這個國家便是安全的”。

  拉吉夫更具前輩們缺乏的現代化頭腦,絲毫不受母親嚴格的社會主義理念控制,首次將時尚、國際的元素引入印度。13天的全國哀悼英迪拉結束後,他在首次演講中提出“要建設一個21世紀的印度”。

  拉吉夫形而上的治國理念很快落到了實處,他具有野心的施政綱領,直指印度的各處軟肋。這之中包括:飲用水計劃致力於給全印所有村莊提供乾淨水源;教育計劃通過現代通訊的普及和師資、硬件的投資,改善印度基礎教育;為兒童和孕婦提供衛生免疫服務;保證牛奶供應的“白色革命”;食用油生產改革,試圖改變一貫的進口格局;以及大力發展信息技術。

  可現實的殘酷依舊。在最初的短暫激情後,拉政府並未達到預期效果。直到21世紀的今天,印度人的飲用水狀況仍然讓世界衛生組織擔憂,近半數的民眾還是文盲。拉吉夫上台後,印度疲軟的經濟與開放的中國形成強烈對比。印度人對他的寵愛隨著鴻溝的加深而逐漸退散。

又見夢魘 

   慢慢地,拉吉夫還是開始習慣“大佬”式的思考和行為方式,並學會了頤指氣使,而不再像最初那般謹慎謙卑。

  1987年,Reliance公司黑金醜聞和隨後接連爆發的HBJ管道修建工程醜聞、HDW潛水艇購買案醜聞,伴著反對黨的大肆渲染,讓拉吉夫政府陷入民眾的懷疑中。

  這遠沒有結束。同年4月16日,瑞典國家廣播電台披露,武器供應商博福斯公司通過瑞士銀行向印度高層官員以及其他中介的私人賬戶轉入了64億盧比,從而獲得一筆價值13億美元的武器購買合同。而該合約是拉吉夫直接授命簽署的。醜聞再度曝光,對拉的衝擊足以致命。

  拉吉夫的聲譽降至穀底,“純淨先生”一年之內經歷的醜聞侵襲,要嚴重過他的母親整個14年的統治。而英迪拉在1983年與博福斯公司簽訂過遠大於此次醜聞的合同,操作方式幾乎一樣,卻絲毫沒有引起任何黑金傳聞。事實上,時至今日,也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拉吉夫和他的政府在任何一起醜聞中有罪。但這卻直接導致了1989年國大黨的再次敗選。拉吉夫.甘地背負著罵名下台,十年之中他經歷了由飛行員到總理的躍升,也遭遇了由寵兒到棄兒的墜落。具有歷史意義的是,拉吉夫此次下台,尼赫魯家族便開始退隱出印度政壇的核心位置,這一真空期長達15年之久,直到2004年他的妻子索尼婭.甘地複出。

  如果說倉皇的大選失敗是意外,那麼兩年之後拉吉夫的遇刺便有了幾分宿命輪回的意味。在新一輪大選中,拉吉夫到泰米爾納德邦發表演講。晚上10點,他在接見民眾時遭到自殺性爆炸襲擊。一個在裙下藏匿700克黑索金烈性炸藥的女人在對他行禮時引爆炸藥,導致其當場身亡。

  尼赫魯家族仿佛像被施了魔咒一般,不斷地重複著相同的夢魘。死亡再次抹去了印度人民對拉的仇視。而國大黨則把目光投向了他的遺孀索尼婭.甘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