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戴思:為什麼將來屬於印度

http://www.CRNTT.com   2011-07-20 09:28:08  


 
  另一方面,印度只能通過包容其色拉盤中有話語權的各種利益集團,來管理自己。這導致每天有上百萬的談判,我們把這種體制稱為“民主”。它放慢了我們經濟發展的步伐——我們要花五年時間來建設一條公路,而中國只用一年。在印度,那些對拆遷不滿的人會去起訴,使得政治家不得不擔心侵犯人權,而我在穀歌搜索“human rights abuses in China”,13秒鐘內產生47800000條記錄!民主是安全閥門——它允許不滿者在吞下苦果前把它們發洩出去。

  中國和印度都接受了資本主義的繁榮之路——自由市場經濟。但市場經濟更適合於民主制,它是企業家成長的沃土。國有企業則缺乏創新能力和靈活性,這也是為什麼中國羨慕印度有24家私人公司具有全球競爭力。民主尊重產權。在兩國城市化進程中,印度農民可以自由買賣土地,而中國的農民則受當地黨政負責人擺布。因為印度是法治國家,企業家嚴格按合同辦事。在中國,如果有人毀壞了你的財產,你可能找不到申訴的地方。因此,在中國,黨政負責人在積累財富。法治雖然會減慢發展速度,但它也保護我們(和環境,如同非政府組織發現的)。

  在印度,自由是理所當然的,但它並非從來就有的。當雷金納德.戴爾將軍在1919年在賈良瓦那花園殺害了379人,印度人意識到,他們只有擺脫了英國人的統治,才能獲得尊嚴。今天的中國有可能比印度更富裕,但貧窮的中國人同樣向往著自由。

  由於印度政府效率低下,數以萬計的企業家已經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當公立學校失敗時,人們在貧民窟開辦私立學校,結果是造就了成千上萬的“貧民窟的百萬富翁”。而在中國你做不到這一點。自由社會迫使我們解決我們自己的問題,使我們能夠自力更生。因此,印度方式可能更持久,因為那里的人民書寫了印度的成功;而在中國,則是政府主導了成功。這讓一些中國領導人好奇,他們想知道,如果印度能在政府放手的情況下成為世界第二快經濟體,那麼當印度政府助力時,又會發生什麼事呢?印度的路子也許慢一些,但它是有效的,而且印度人的生活方式也更有可能保持下來。這也是為什麼當我重生時,我寧願降生在印度。(譯者:xzhun)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