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故宮之“門”,一個國家的文化之殤

http://www.CRNTT.com   2011-08-22 14:09:37  


故宮,所托非人?
  中評社北京8月21日訊/“故宮這個在人們心中地位高貴的文物托管單位一再而、再而三地出事兒,不得不讓人一次次地感嘆,我們是不是所托非人了?一個原本是文化神聖之處、文化與文明的聚集地,卻散發著熏天銅臭;一個最應該呈現有中國傳統諸如知書達理文化氣質之地,卻屢屢表現得極其沒有文化;一些本該對文化有最高的敬畏之心、有高尚的操守的文化守護者,卻在一次次地辱沒文化;一個本該是中國文化臉面的地方,卻屢屢讓這個國家的文化顔面盡失。北京故宮博物院,在2011年集中地給全世界呈現出了一個國家的文化之殤,敲響了文化領域的深層亂象與危機的警鐘,讓我們不能不深刻反思,一個經濟日益強大的國家,該如何自我捍衛本該無限自豪的文化尊嚴,如何真正地擴大文化影響力、充實自身的軟實力?”南方網今天登載張天潘、鄺飆的文章《故宮之“門”,一個國家的文化之殤》:

  “紫禁城在表面上是一片平靜,內里的秩序卻是糟亂一團。”這個末代皇帝溥儀自傳《我的前半生》中的一句話,似乎在冥冥之中,它還回蕩在如今的故宮上空。從鬧得沸沸揚揚的“盜竊門”、“錯字門”、“會所門”、“解雇門”、“文物門”,再到“私賣門”與“門票門”,完全地暴露出庭院深幽的故宮內里秩序的糟亂之勢。 

中國官僚文化病症的又一典型 

  隨著網友“龍燦”在7月30日晚間在微博中喊出:“告訴大家一個震驚的消息,故宮又出大事了!”一個重磅消息,又敲開了故宮剛剛緊閉的大門,打破了其表面的平靜,媒體的“扒糞”,扒出了故宮一件又一件的醜聞。 

  國家文物局官網8月2日刊發了《關於故宮博物院珍貴文物損壞情況的通報》,從文中可知,在7月4日上午“一級文物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盤損壞”事故發生後,僅僅是故宮博物院自己成立事故調查組,進行了調查。到了將近一個月後,在先被媒體曝光後的8月1日,故宮博物院才向文化部、國家文物局報送了事故調查和整改情況的報告。這就意味著,在損壞事件發生之後,故宮選擇了關起門封鎖消息。但《文物保護法》第四十八條規定:館藏一級文物損毀的,應當報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核查處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